长宁低碳城区建设上新台阶
2018-11-30 14:56:49发布51次查看
11月23日,“世界银行上海低碳城市项目暨成果展示论坛”在虹桥迎宾馆举行。记者了解到,从2013年至今年上半年,长宁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累计完成38幢楼宇,覆盖建筑面积约241万平方米,节能量达84041吨标煤,减排量为202049吨二氧化碳。在此次论坛上,作为在上海最早探索城区低碳实践的长宁,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和赞扬,他们表示,上海长宁的低碳项目成果具有创新性和领先性,起步早、发展快、挑战高、力度大、技术好;长宁区的很多创新和探索,走在了全市、全国乃至国际前沿。
2012年,上海被列入国家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长宁虹桥地区成为上海8个首批低碳实践区,开启为期3至5年的低碳发展实践。大型公共建筑是区域能耗和碳排放的重要载体。为此,长宁以楼宇品质为核心,推动区域转型升级,并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作为实现区域碳减排的主要路径之一。
虹桥迎宾馆9号楼改建项目,是长宁区近零建筑试点的成功案例,也是长宁区着力推进低碳城区建设和建筑节能改造的一个缩影。该项目建筑面积约2866平方米,总高3层,由虹桥迎宾馆和挪威船级社(dnv)共同出资建设,世界银行及长宁区政府对项目节能增量成本进行支持。节能改造主要涉及高效照明、高效制冷、智能控制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四个方面。改造完成后,虹桥迎宾馆9号楼成为国内首幢成本可控、按商业化模式运作的近零建筑(近似零的低碳排放),在不考虑插座用能的情况下,实现全年单位面积能耗不超过16.75千克二氧化碳。
此外,安垦园区是长宁区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的典型案例。该项目原为工业厂房,由安垦公司和业主进行合作,改造后的楼宇虽不豪华,但品质较高,日租金达每平方米6.5元,单位gdp能耗远低于周边同类厂房改造办公项目,获得“上海市第一届既有建筑绿色更新改造银奖”。
长宁区还对既有建筑进行品质提升、节能改造,文广大厦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据介绍,文广大厦的综合节能改造主要包括空调、照明和智能群控优化管理等三大系统,比如更换led绿色照明系统;新增智能平台,可根据室内人员流动实时调整光照范围和亮度;在大厦裙房四楼屋顶安装两台新的热泵机组,有效解决了过渡季节、特殊时段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普遍存在的“大马拉小车”的能耗浪费问题,深受业主方和广大租户的夸赞。来自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的验收结果显示,改造后大厦节能率达22.2%。
根据“长宁区建设国际精品城区指标体系”,2017至2021年的五年间,全区既有建筑低碳节能综合改造面积累计将达100万平方米以上。区虹桥办主任袁祥庆表示,未来,长宁将把低碳改造与城市更新理念相结合,继续积极扩大既有成果集中展示;继续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作为实现区域碳减排的主要路径之一;利用市场化手段,不断探索旧城改造模式和经验,形成一系列可实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做法,为上海乃至全国其他地区低碳发展提供借鉴。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