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颛桥中心小学迎来110周年校庆
2018-11-30 13:04:53发布97次查看
在闵行区颛桥这片土地上,有所小学已经历百十年风雨,打磨出独具一格的温润气质,在一代又一代学子中传承了颛桥千年文脉。它便是颛桥中心小学。11月28日,迎来了110周年校庆。本报记者方雨斌实习记者张怡雯
文脉悠远风气领先
清末近代新式学堂渐起。颛桥镇上的有识之士何其章等先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赁颛桥南街民房,创办颛区小学堂。一个班级,一名教师,三十余名学生。是为颛桥中心小学发端。
新中国成立前的41年间,学校校名学制、办学规模迭有更替,共10位先生任学校校长,最具名望的要数有“江苏怪人”之称的张翼,陶行知曾赠以“吃得苦上苦,方为人中人”。1926年张翼任颛桥小学校长,提出学校厉行既强躯体又强精神的“八强教育”(脑子强、视力强、听力强、说话强、吃饭强、呼吸强、手强和脚强)主张。
革命年代里中共地下组织将颛小作为颛桥地区的重要基地开展革命工作。1949年颛小地下党组织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颛桥。5月16日,解放军在颛小大操场召开军民大会,宣布颛桥解放。
服务民生润泽颛溪
解放后,颛桥小学1950年改名为颛桥中心小学,同时成立颛桥辅导区。辅导区由颛桥中心小学负责对全乡各村校辅导,1954年在颛桥西街(原松江县立颛桥小学校址)增设分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颛桥辅导区恢复,颛桥中心小学继续担起原颛桥地区各小学的组织领导管理和教育工作指导的重任。其间学校硬件显著提升,1996年9月位于中沟路的颛桥中心小学新校舍建成启用,2003至2005年又经历扩建,有了如今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各类设施一应俱全的现代化校园。
多元和谐全面发展
“启颛蒙正,温润而泽”是颛桥中心小学一贯秉承的文化品格,校长唐为民介绍,“颛”字不仅代表颛桥,还有善良懵懂之意,体现了“人之初性本善”的美好信念。其精神气质折射的是学校“稳健、均衡、优质、特色”的发展品质。
如何理解这四个词?唐为民说,颛桥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姓家门口的学校,近年来学校在全面均衡打造课程的基础上追求培养学生个性,学校在艺术科技体育方面都有特色品牌课程。在特色打造上学校不遗余力,1997年从陕北安塞引入腰鼓,颛桥中心小学结合本土文化和小学生年龄特点,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并不断完善,如今“颛小鼓娃”已是学校乃至地区的文化名片,引得安塞当地转而来颛小学习取经。
面向未来和美前行
学校迎来110周年校庆,如何走向下个十年甚至下个百年?唐为民说借110周年校庆之机,学校从三件事做起:办个性化教育,从关注集体关注基础发展到关注个体,今年学校全面开展了整体教育教学的研究,力争整体教学水准提升;建设面向未来的课程,本学年学校引入了stem课程,航天航空、少儿编程、智能机器人,各年级课程各有侧重;保持传统文化特色并将其辐射开来,今年颛小鼓娃们走出校园,以“民俗文化大篷车”形式活跃在颛桥的公园、文化广场、商业广场。
让普通学校不普通,让儿童生活更快乐,让家乡人民更满意,这是颛小的办学信念。唐为民说:“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所既富江南雅韵又有现代气质的闵行传统老校。”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