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开创打击套路贷案件“上海模式” 上海公安局刑侦总队三支队专案组屡建奇功

2018-11-30 8:27:00发布83次查看

两年前,一起看似“证据确凿”的民间借贷纠纷,在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三支队支队长张琛带领的专案组的努力下上演“大逆转”,看似“受害”的一方终被以刑事案件定罪!
这起后来被媒体和公众称为“套路贷”的案件中,面对海量所谓“证据”、执业律师“把关”,张琛和同事们没放过一丝疑点,从点点滴滴细节中拼凑出完整的证据链,将不法者绳之以法,“摸着石头过河”,开创了打击“套路贷”案件的“上海模式”。
张琛所在的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三支队,全称是“有组织犯罪侦查支队”。张琛从警24年,屡破重案、大案,多次荣立战功,丝毫不逊警匪片里的神探。只是,这一切出了刑警803的大门,都是张琛“不能说的秘密”,就连同为警察的妻子和刑警学院的儿子也绝口不提,“这是一个警察的担当”。
细节中厘清非法借贷“套路”
2016年6月,上海公安接到报警:市民许女士称已超额偿还借款,却仍遭恶意追债,家人还遭非法拘禁。
张琛率领的专案组立即成立,以诈骗、敲诈勒索和非法拘禁案立案侦查。根据许女士反映:2016年4月25日上午,她向名为“上海衡燊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的小额借贷公司借款20万元,后因资金周转问题未如期归还,次日衡燊公司多人上门催讨60万元欠款,家人不得不如其要求转账。6月,衡燊公司负责人陈某某又持一张本该还给许女士的20万元借条,要求其还款,许女士无奈花7万元“赎”回借条。
初步调查情况却与报警的许女士所言相差甚远:衡燊公司出具许女士本人签字的多份借贷合同,也提供了详细的银行流水,显示这些钱确实转入许女士账户。所有“证据”似乎都证明这只是一起民间经济纠纷。
“证据太齐全了,简直像特意准备好的一样。”张琛回忆,当时他们梳理了全市公安机关接报的同类案件,特别检索了衡燊公司负责人陈某某相关债务诉讼,陆续找到被告方姜某和吕某,两人反映的情况与许女士如出一辙:姜某于2016年4月向衡燊公司借款28.8万元,虚签70万元借条;吕某欲借15万元,签下25万借条,被衡燊公司发现其房产已抵押,不仅未放款,还殴打吕某,要其拿出4万元。随后,执业律师曹某代理衡燊公司将二人告上法庭。法院已裁定冻结姜某和吕某财产。
三名互不相识的被害人遭遇如出一辙,背后必有蹊跷。张琛说,光是给姜某和吕某做笔录就用了半个月,“很多细节被害人记不清了,我们只能反复问询,让被害人回忆每次签借款合同的场合、在场人员和借款方式等细节,还原整个过程。”随后专案组又花了两个多月,梳理被害人与嫌疑人之间的账目往来,排摸涉案人员与相关公司的关联。张琛还找到审理衡燊公司债务诉讼的法官了解庭审情况。了解到代理律师曹某在举证环节提供了虚假证据,他立即找到曹某,厘清衡燊公司的犯罪手法。
摸清犯罪团伙的作案手法、组织架构,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破除环环相扣的套路,张琛和同事解开了衡燊公司的“画皮”。“‘套路贷’之所以‘套路’,因为表面看起来合法,一些犯罪团伙甚至有法律顾问。”作为近年涌现的新型违法犯罪,打击层面的法律支撑薄弱,其中还涉及虚假诉讼。成功侦破首起“套路贷”案件后,张琛总结经验,与各公安分局交流,并主动与检察院、法院沟通研商,会同市公安局法制部门出台《本市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的工作意见》,形成打击“套路贷”的“上海模式”,在全国推广。
审讯中“攻心战”需洞察人性
平时在路上,张琛会不自觉地观察身边人,“这是20多年警察生涯养成的职业病。”张琛喜欢对人进行“心理画像”,没有影视剧中只看一眼就能确定嫌疑人的玄妙,但细节反常往往是破案的突破口。
刑侦总队三支队是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上海联络处所在地。一年夏天,一个面容憔悴、双眉紧蹙的中年男子走来,要求警方为他的姐姐和外甥女“伸冤报仇”。这是一起一年前发生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一家珠宝店的凶杀案,受害母女均为上海人,报警人陈先生因出差躲过一劫。凶案现场,歹徒劫得珠宝、现金等价值人民币600余万元。案发后,陈先生多次到约翰内斯堡警察局要求早日破案,甚至在当地悬赏100万元捉拿凶手,然而收效甚微。此次回沪,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上海警方求助。
三支队身经百战、屡建奇功,震动全国的“荷兰鹿特丹跨国绑架案”就是在他们的努力下告破。这次也不例外,经过1个月侦查,已潜逃回沪的犯罪嫌疑人胡某被抓获。
较量才刚刚开始。初次审讯并不顺利,年过50的胡某没把张琛放在眼里,竟说“珠宝是在南非的路边捡的”。张琛平静地顺着胡某的说法继续发问:“什么时间在哪里捡的”“当时周围的环境如何”“怎么带回上海的”……围绕细节,他一遍遍追问,每次胡某的回答有了出入,他就抓住漏洞。“越问到细节,漏洞越多。我发现他渐渐露出了慌张的神态,我的机会就来了。”张琛至今记得,当他拿出案卷对着时间节点让胡某“仔细回忆”每个情景时,胡某因高度紧张从椅子上摔了下来。最终胡某供述了与其他三名同伙杀害母女二人并抢劫珠宝、现金的事实。
同事们好奇张琛为何总能问出真相。他说:“真相藏在细节里,细节是通向人性和性格的唯一直接的桥梁。”
“风险是警察必然要承担的”
走出上海市中山北一路803号的大门,张琛决口不提工作。“我妻子也是警察,孩子未来也将成为警察,我不提工作,他们都懂。”张琛说,自己侦办的案件大部分是有组织犯罪,办案期间有保密纪律,“谁打听谁就是违法违纪,亲友也不例外。”
这些“不能说的秘密”背后,也有一个刑警的铁汉柔情。“以前,猖狂的犯罪分子敢直接拿刀跟警察对峙,我在执行任务中受过伤。这些事说给家人听,除了让他们担心,没别的用处。”从警24年,张琛一直坚守在一线,经手多起重大案件,“风险是身为警察必然要承担的”。
近两年,在张琛的带领下,上海公安打击有组织犯罪逐步构建起“滚动排摸”“线索核查”“分析研判”“挂牌督办”“责任倒查”打黑除恶五大机制,促使上海暴力性案件呈逐年下降态势。此外,针对各类“市霸”“敲墙党”“医托”等欺行霸市、垄断经营、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违法犯罪活动,张琛也带领队伍持续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打击行动。
“当年每天都要收听《刑警803》广播剧,非常崇拜剧中代号‘803’的侦探刘刚。后来我选择读警校,就是想当一名刑警。”张琛回忆起走进上海“803”大院的那一刻,“当时就下决心,好好学,认真干,不能给这块金字招牌丢脸!”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