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上海宁最爱去的古镇 这些好吃好玩好看的你都打卡了吗!

2018-11-30 5:23:43发布72次查看
上海不仅是一个现代化大都市,更是一个富有底蕴,充满内涵的城市!她既可以是绚丽多姿的,也可以是古色古香的,更可以充满诱人香味的!总之,上海是一个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逢年过节,上海人都成群结队去哪了?本期热力发布就带大家一探究竟,脱离商业化气息浓重的商圈,一起去走走逛逛在那些返璞归真,让心灵充满宁静的上海古镇,这些好吃好玩好看的地方你都打卡了吗?
上海人都爱玩的古镇榜单如图所示
豫园
简介:
豫园(yu garden)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 ,是江南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如今豫园占地三十余亩,楼阁参差,山石峥嵘,以清幽秀丽,玲珑剔透见长,重现明清两代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采。
有“东南名园冠”“奇秀甲江南”之美誉。
必逛打卡点:
湖心亭:豫园湖心亭是上海历史最为悠久最具盛名的茶楼,位于九曲桥的荷花池中央,古朴典雅。晚清文人葛元煦在《沪游杂记》记述,“城中庙园茶肆十居其五,惟湖心亭最佳。高阁迎风,疏窗映水,尘俗中未尝无清凉境界也。”湖心亭是上海老城厢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无数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啜品香茗,丝竹声声,老上海的午后茶楼时光尽在其中。
九曲桥:豫园九曲桥的盛名耳口相传。但九曲桥为什么以“九”为数呢?按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九是阳数最高的数,具有吉利之意,故取名“九曲桥”,实有取其吉祥如意之意。又传妖魔鬼怪只能直线飘移,不会转弯。为避鬼怪,民间就有了走曲桥的风俗和习惯,寓意着走过九曲十八弯之后,将送走曲折和困难,带来顺利和平安。
必吃美食:
五香豆
五香豆又称奶油五香豆,是上海市知名的传统小吃,该食品由上海老城隍庙郭记兴隆五香豆店首创,故又称城隍庙奶油五香豆。
梨膏糖
上海老城隍庙的梨糖膏,自唐朝传至今,有历史记载从咸丰五年起已有160余年的历史,是上海市中华老字号产品之一,著名特产。
南翔馒头店:建议上二楼堂吃。三楼也可以堂吃,但是价格更高。
宁波汤圆 :宁波汤圆是上海城隍庙的名小吃了,虽然这个汤圆起源于宁波,但很多宁波人后来搬迁到上海定居,所以宁波汤圆也随之在上海风靡起来。
绿波廊(豫园路店):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都在这吃过。这里的特色是各种制作精致的小点心,例如眉毛包,小粽子,等等,看着那一盘盘好似工艺品的点心,真让人不忍心开口。
春风松月楼
春风松月楼已经超过百年历史,跨越了整个世纪,也见证了上海市的百年历程。现在它融汇了北京、苏州等地的风味,是上海最老的一家素菜馆。
游览贴士: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 全天 8:45-16:45,16:20停止入场
七宝古镇
简介:七宝镇,位于上海市西南部,是一座既有江南水乡自然风光,又有悠久人文内涵的历史古镇。东临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西接松江、青浦,南靠上海市莘庄工业区,北邻虹桥国际机场。
必逛打卡点:
七宝老街:位于上海市闵行区七宝古镇的新街青年路傍,汉起形成,到宋初发展、明清繁盛,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七宝古镇同属江南太湖流域的千年古镇,风景如画,典型的城中之镇,又是离市区最近的古镇。
街分为南北两大街,南大街以特色小吃为主,北大街以旅游工艺品、古玩、字画为主。整条街有古色古香的建筑等。七宝老街 已成为了休闲、旅游、购物为一体的繁华街市。有十年上海看浦东、百年上海看外滩、千年上海看七宝的美誉。
2.蟋蟀馆、老行当再现的是昔日上海的民俗风情;老饭店、天香楼推出的是颇具代表性的上海菜;七宝戏园展演的是沪上一些主要地方戏曲;微雕馆、书翰馆表现的是中国民间艺术与海派文化的和谐结合;张充仁纪念馆的西洋雕塑艺术更是诠释了海派精神对于外来文化介入时的宽容和理智。酒肆、茶馆内都是老式的八仙桌、长条凳、长嘴铜壶、方头竹筷。
必吃美食:
白切羊肉:很多上海人都是专程跑来购买,整条七宝老街上,供应羊肉的饭店少说有十家以上,可以外卖,也可以堂吃。要多少切多少,现点现切。
龙袍蟹黄汤包:
百年老店,主打蟹粉汤包,晶莹的馅皮里裹着满满的蟹肉,放进嘴里咀嚼时明显能感受到q弹的质感。
老街汤圆:
七宝糕点:有年糕、芝麻糕、绿豆糕、芡实糕还有青团等各种糕点,蒸好后软软糯糯,趁热吃非常美味。
三林塘
简介:三林塘老街—被称为上海最纯正的10条老街之一。他平凡而平静是隐于闹市的风雅韵味之地,也是千年传承文化的可循之地。古镇依水而建,有逶迤三里的老街、质朴优美的石桥,白墙黛瓦、深宅大院、湫然古井,演绎着三林的历史变迁和昔日的繁华古韵。三林塘古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必逛打卡点:
三林名人廊:总长近四十米的长廊,分为4跨,精选了自北宋(1064)林氏始建三林地区以来至近现代的30位三林历史名人,涵盖各行各业。三林有“三宝”、“三绝”和“三特”,丰厚的人文资源使三林成为名人汇集之地,他们在浦东、上海乃至全国留下足迹,体现出积极的社会价值。
三林民俗馆,是一个新建的建筑,不是老宅子,一楼是“三林之根、三林之源、三林之风”展示,介绍三林塘起源与历史,故事与传说,乡俗与民风。
文昌阁:
必吃美食:
2014年,三林塘再次进入众人视野,是因为三林美食在《舌尖上的中国》来这里拍摄过。
如果说上海本帮菜因浓油赤酱出名,而三林却因最纯正地道的本帮菜出名,很多人开车慕名前来这里,就为了尝尝李巍的抽三丝。
三林老字号酱瓜,用曾经作为贡品的小乳瓜制作,极细的小长条,嫩甜,酱味足、鲜味真,尝过之后就不能不为之食欲大动。
三林塘崩瓜享誉沪上,相传清嘉庆、道光年间,有乡人引进新疆西瓜培植杂交,改良成皮薄、味甜、肉脆,熟后闻雷声即裂的新品种“崩瓜”,名重沪上。
老街一边还挂了些小商户,一些肉皮、酱菜之类的,但是商户数量很少,这家字画的更是显得尤其新鲜。
南翔
南翔是一个千年古镇,早在梁天监四年(公元 505年)建成白鹤南翔寺,因寺得名。后又建成五代砖塔――双塔、南宋抗金民将韩世宗留下的烽火墩――鹤槎山、明代建造的园林――古猗园。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上海市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包括作家滴呐现在也居南翔。
如今,历经过风雨和战火洗刷的南翔褪去了旧时颜色,焕发新生,却依然保留着“白鹤南翔”的悠远与肆意。
盛夏时光,南翔古镇的荷花盛开,在猗园、花香仙苑、曲溪鹤影、幽篁烟月四大景区内,以红色、粉色、复色为主的传统荷花品种摇曳在碧波荡漾之中。
必逛打卡点:
南翔双塔:是上海古塔中的老寿星,也是我国砖塔中的珍品,建于五代至北宋初年,原建在白鹤南翔寺山门内两侧。双塔是全国仅存的一对年代最悠久的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宗教史、地方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鹤槎山:是南宋建炎四年(1130)韩世忠由平江移军海上抗击金兵,在南翔驻军筑此烽火墩,作为信号联络之用。
古猗园:规模为上海古典园林之最,园内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六大景区,形成悠悠绿竹、幽静曲水,明代建筑、楹联诗词、以及优美的花石小路五大园艺特色。具有古朴、意雅、清淡、洗练的独特风格,有苏州园林甲天下,沪有南翔古猗园的声誉。
必吃美食:
南翔小笼馅心用夹心腿肉做成肉酱,不加葱、蒜,仅撒少许姜末和肉皮冻、盐、酱油、糖和水调制而成。
刚出炉时一个个雪白晶莹,小巧玲珑,形似宝塔,一咬一包汤,满口生津,别提有多鲜美!
草头饼:南翔人有立夏吃草头饼的习惯。新鲜的草头一般在清明后应市,稍老些,便又可做草头饼吃了。草头被放入容器内揉出青汁,那股清新的草味扑鼻来时,加入盐、味精和糯米粉揉在一起,相互交融。揉透后,白的绿的缠在一起,像夹花的毛线,捏成一团,压成扁平状后放在锅里煎熟便成了草头饼了。
天下第一锤:老街里有现打现卖传统美食木锤酥的场景,二人各执一锤,一上一下,“砰、砰”作响,在酥糖上面来回捶,干果被砸的粉碎,油分充分榨出,使用大木锤推平整,冷后进行切块,让你尝个新鲜。
还有庙东的排骨、绍兴的臭豆腐、北京的糖葫芦、广东的蒸肠粉、陕西的烤面筋、烤猪蹄、烤鸡腿……
罗店镇
罗店镇位于上海市宝山区西北部,南与顾村镇为邻,东与宝钢、月浦相依,西与嘉定区相连,北与宝山工业园区、罗泾镇相接,镇域面积40.40平方公里。
罗店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这里曾是明清时代的商业大镇,素有“金罗店”的美誉。
罗店彩灯,艺术源远流长,开始的形态是流传于民间的折纸艺术,是古人祭亡灵扎纸以示悼念,这种手工艺发展到高级形态就演化成了扎彩灯。罗店彩灯在罗店流传已经有数百年历史了,有文献记载,传承人之间也是口传心授,没有文字记录。
必逛打卡点:
最著名的当属“三湾九街十八弄”的街河格局。早先它是上海的“金罗店”,繁荣热闹,如今褪去一身嘈杂,穿巷走弄之间,尽是无尽的古韵悠长。即使在周末,这里也有一种与世隔绝的静谧之感。
古桥:现今罗店镇上保存尚好的古桥有三座,分别是大通桥、丰德桥与来龙桥,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花神堂”,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的宝山寺,是罗店古镇旅游的重要景点。
▲来龙桥
▲丰德桥
▲大通桥
宝山寺:罗店镇佛教寺院之首,这也是全国唯一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的寺庙。300年前,人们也曾在花神堂祈求万花之神“棉花”丰收,百业昌盛。江南意境中升出人们对生活不变的向往~
必吃美食:
红烧鮰鱼:红烧鮰鱼肉质紧而鲜美,鲚鱼更是每个罗店人心中的美味,滑嫩的鱼圆鲜到眉毛掉下来,百年历史的天花玉露很适合夏天消暑哦~
▲鲚鱼饼
▲罗店著名糕点“天花玉露霜”
创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 年)的宝山罗店祥茂南货茶食店,一度闻名遐迩,店中糕点种类繁多,尤以天花玉露霜出名。据传,乾隆下江南到罗店时,有一位本地糕点师用家乡特产的天花粉精制成点心,乾隆尝后赞不绝口。至此,祥茂茶食店生产的天花玉露霜就成了 清廷贡品 。但由于种种原因,罗店天花玉露霜已经失传多年。近年来,在宝山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宝山区非遗保护中心通过项目调查、多方协调,组织产品研发,终于成功研制出了当年的糕点。
▲罗店鱼圆
▲罗店米糕
泗泾古镇
简介:
泗泾镇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
松江历史悠久,被称为“上海之根”,而位于松江区东北部的泗泾镇,距今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素有“百年上海,千年泗泾”之说。
必逛打卡点:
福田净寺:前身实为建国初尚存的东田寺,又附以初建于清代中期的严家庵(原址在泗泾镇北张泾6号,比丘尼庵院)等寺院的重建增辉。松江史志资料《水乡古镇话泗泾》专文指出:泗泾镇的形成,起于庙会。
千年古刹福田净寺,一袭杏黄色“外衣”极吸眼球,来此点一束香火,倾听梵音,寻一方心灵宁静处。更有百年名校复旦创世人马相伯故居在泗泾静静述说功德。
​安方塔:安方塔高35.18米,直径12.45米,每边长5.42米,呈七层八角楼阁式宝塔。整座塔为钢筋混凝土和木质相结合。在塔的顶端第七层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意在于宝一方平安。
相传泗泾的武安桥(西市桥)、福连桥(中市桥)、普度桥(东市桥)和东田寺的宝塔,是泗泾的三弓一箭,民谣有三弓一箭安一方的美誉。
必吃美食:
广利粽子:名副其实的“老字号”,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在当地家喻户晓。
作为松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利粽子呈长方形,每个都足有1两重,用老汁汤五小时熬制。糯米很黏,肉质肥瘦相间,咸香无比,软糯香甜,让人停不下来。
阿六汤圆:泗泾人都知阿六汤圆好吃,但却也深知这种汤圆难做,所以如今很少有人家做来吃,小吃店里也难有得卖,整个泗泾镇上只有一两家店做阿六汤圆。怪只怪,阿六汤圆的工艺实在考究:
选上等精白糯米,须经过水磨(挂粉);肉馅选用纯精腿肉,剁成细碎肉糜后再拌以麻油、生麻粉,并入预先用肉皮熬成的冻;手下功夫搓、揿、
揉、捻、捏都恰到好处;火候掌握适中,煮熟的汤圆只只饱满剔透而皮不破,馅中肉皮冻经煮后正好融成一包汤汁……真可谓一步走错,全盘皆输,小吃虽小,但用料、做工、火候样样马虎不得,要制作得地道美味,难度并不低于普通菜肴,而且重在价廉物美。
三星斋豆腐:
清道光四年(1824年)创设的“三星斋豆腐店”,该店生产的「荷包豆腐干」质地细软,色香味堪称上乘,常被作为家乡特产赠送亲友。
练塘
简介:练塘建镇已有1000多年,练塘老街宁静安详,青青市河犹如一条玉带,蜿蜒曲折,贯穿古镇东西,10多座古桥掩映在垂柳之间。古镇老街集中于市河两侧,素墙碧瓦,幽巷曲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茭白节是青浦练塘古镇的一大特色景点,从2008年开始举办。节日期间,江浙沪三地特色小吃都会汇集在这里,还有出名的苏州刺绣、糖画、捏面人、剪纸等等很多民间手工艺品也都能见到。
练塘古镇,让你从此恋上这里。以红色古色绿色,慢慢揭开古镇神秘面纱。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者陈云的故乡,相比其他古镇,这里更多了红色的斗志。
必逛打卡点:
陈云故里:陈云返乡调研旧址坐落在练塘古镇下塘街25号,是一座两进式民宅,陈云同志在全面主持全国财政经济工作期间,为使中央的政策符合国情、顺应民意,于1955年1月至1961年7月,先后四次回家乡调查,在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掌握实情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实情的意见,为国民经济稳步健康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涵养林:太浦河畔那18000亩生态涵养林,犹如绿色海洋,溢满了生命的信息,林区内的自然森林区、湿地森林区和景观森林区那大手笔的超天然意境,令人陶醉,被疑为九洲仙境。
救火会和酱园:古镇上最知名的两处老建筑,如今也只是当地人居住或工作之用。酱园原来是卖酱瓜啊、酱什么都有的。这个酱园以前用工就要一百多个,规模很大的。
高氏住宅和小超市:这家位于前进街124号的商铺,是1928年高氏家族的西恒丰祥号南货店,现在是保护建筑。村民邵志群在这个原封不动的老房子里又开起了小超市,经营了二十多年。这绝对会是最具年代感的超市了,绝对值得拍一张发朋友圈。
必吃美食:茭白:练塘拥有“华东茭白第一镇”的美誉,练塘茭白没有农药残留,能够做到拔起来直接吃,还能吃出水果的香脆口感!这样的茭白做出来的油焖茭白肉嫩鲜脆,咸鲜适度,还有淡淡的回甘味。
更惊喜的是用茭白叶编织成的手工艺品,都名扬海外了~
看完这期的热力发布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得想去解开上海古镇的面纱?最地道的古镇美食是不是已经挑逗了你的味蕾,心动不如行动!下一个休息日走起!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