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今年,也是宝山“撤二建一”30周年
40年,总有一些事物,一些场景
能勾起回忆,见证时代的发展
请跟随这些新老照片
和小编一起在光影镜头中
探寻历史的足迹
见证宝山的岁月变迁
吴淞大桥
吴淞大桥南连市主干道逸仙高架路,北接市干道同济路,跨宝山区最大干河蕰藻浜,是上海市北部地区的交通咽喉。
吴淞大桥原名“吴淞蕰藻浜桥”。原桥建于1899年,始建为木桥,1953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五孔桥,桥宽16米,两侧人行道各2米。
随着宝山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件运输车辆剧增,老桥渐渐不胜重负,车辆被迫限载通行,被列为危桥,成为南北交通的“瓶颈”。
1991年大桥改建工程获批年内开工,采取边集资、边改建的方案,由地方政府通过收取过桥费办法集资,当时在上海市尚属首创。大桥改建工程分为两期实施。
吴淞大桥一期工程被列为1991年度上海市重大交通建设项目,宝山区政府一号重大工程。
1991年10月31日
一期工程试打桩,11月成立大桥建设指挥部;
1992年1月3日
主跨桥梁试桩,同年2月25日举行开工典礼,3月动工兴建,年底全线贯通,工程仅用9个月的周期实现主桥合拢;
1992年9月12日
大桥正式更名为“吴淞大桥”;
1993年1月17日
吴淞大桥竣工通车,比原定工程计划提前4个月。其中主桥合拢的接缝差仅0.5厘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一期工程竣工通车后,一改以往大桥交通严重拥堵局面,过桥难状况得到缓解。
吴淞大桥二期工程被列为市、区两级政府1992年度实事工程项目。工程紧接着一期工程竣工后施工,于1993年12月10日竣工通车。
2004年
因新建同济路高架道路,吴淞大桥北侧引桥须予改建。改建工程采用千斤顶顶升桥梁板梁加高桥梁墩柱法的新工艺,将上述桥梁墩位处的桥面标高和桥梁纵坡度加以适当调整,以适应大桥与道路坡度的平稳衔接。
2011-2012年
曾有“上海市内河第一跨”之称的吴淞大桥,经过十余年超负荷使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需维修加固。吴淞大桥西幅主桥抢修加固工程于2012年3月开工,当年9月20日竣工。
2015年6月
吴淞大桥实施引桥抢修工程。工程于6月26日开工,2016年5月完成竣工验收。
今天
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吴淞大桥”
车辆依然川流不息
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