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亭林医院一外科医生成功申请25项专利 执着“发明”只为减轻患者伤痛
2018-11-30 9:46:36发布49次查看
11月26日13点10分,在亭林医院手术室,一场普通的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正在进行。和常规阑尾切除手术不同的是,主刀医生耿金宏使用的手术器械融合了腹腔镜协助牵拉装置和免穿刺套管微创伤腹腔镜牵拉打结装置,这两项装置是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而该专利就是由耿金宏取得。他告诉记者,使用该装置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损伤,让病人的疼痛感更轻、恢复更快。
据悉,耿金宏的专利远不止这两项,目前他已经成功申请了25项专利,还有46项专利正在申请中,每一项专利都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其实,耿金宏和发明结缘,始于参加工作后的两年。一次他见到一个病人急诊转院,病人在使用氧气包时需要一个人不停地按压氧气,十分不便,为此他发明了一种自动排气的氧气包。
后来,在一次手术中,耿金宏发现术后24小时伤口容易渗血,正常情况下医生需要叠一块纱布加压包扎伤口,尤其是大叶静脉手术后需要患者穿弹力袜包扎,可这也把正常的组织一起压迫,有些病患腿肿得厉害,下肢供血差,病人时常抱怨不舒服。于是耿金宏就发明了带有气囊的纱布。诸如此类的发明还有很多,这都源于耿金宏在工作中的细心观察和对病患的关心。这样的成绩,在周边地区甚至上海远郊的二级医院绝无仅有,许多同事戏称他是“发明大王”。“我和他同一届进来的,他平时就喜欢钻研各种东西,给病人带来好处。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亭林医院麻醉科护士长黄凤说。
由于医疗器械有严格的准入标准以及较长的流程,再加上器械商对于产品利润产出的考量,耿金宏的20余项发明专利目前仅有两项经过许可,可以由器械厂商生产投入到临床当中进行应用。如今,耿金宏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发明专利转化为实际产品,真正做到为患者服务。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