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下午,夜光杯进校园暨第七届上海精神文明论坛在徐汇区向阳小学举行。论坛由上海社科院文明办、徐汇区天平街道、新民晚报副刊编辑部、徐汇区向阳小学联合举办。论坛以“开放、创新、包容”为主题,旨在推进全社会关注未成年人阅读品位和理解能力。来自智库、高校、媒体、社区、企业等全国文明城区、文明单位的代表们和本区学校的师生代表共同探讨。
向阳小学范建军校长在致辞中就第七届上海精神文明论坛在向阳小学举行表达了感谢,她表示此次论坛必将给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工作大会精神,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带来新的动力。
与会的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社会学家谢京辉研究员、上海社科院文明办主任王泠一博士、南洋中学党委书记陈宏观等专家、学者也纷纷认为:首届进博会在上海的成功举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工作要求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上海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明的行动指南和战略突破口。同时,上海素质教育和德育工作也完全能够走在时代前列。来自天平社区及企业的代表们也指出,文化的活力和品位决定了幸福指数。
为推进未成年人的核心价值观,论坛给红领巾们提供了演讲平台。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徐诚鸿同学介绍海外动物生态保护环境经验对上海的启示;高安路第一小学翁黇懋同学交流学习总书记教导“垃圾分类就是城市新时尚”的心得;向阳小学许蕴章同学介绍校学生社团——鲁迅知己社的活动和初衷,张朝骏同学分享了鲁迅先生的散文鉴赏和学习体会,他们分别在实践和体验基础上进行了生动活泼的演讲。建襄小学郝义榕同学则代表红领巾们,宣读了天平社区德育圈的倡议书。
论坛还发布了《2018上海精神文明发展报告》。该书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年度智库报告,从学校德育、城乡活力、公共体育、国际经验比较、文明实践案例、留学生看上海看中国等多个角度,全面丰富地展示了上海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最新成果。
最后,与会领导还和师生、志愿者、读者代表一起进行了植树纪念。“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当向阳小学迎来百年华诞之时,两棵树一定是枝繁叶茂,今天种树的孩子们也将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责任编辑/摄影:王冬培;责审:郑亚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