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金山耿金宏:一个被“医生”耽误了的“发明家”

2018-11-28 16:47:03发布59次查看
  今天,要跟大家介绍一个人:耿金宏,来自亭林医院的一名外科主治医生。
也许你会纳闷,一个外科医生跟“发明家”有啥关系?并脑补了一系列画面,打住,事情是这样的。
“发明家”耿金宏医生多年来已经成功申请了25项专利,每项专利都源自对日常工作中对患者就医体验的改善。
▲耿金宏在云南支医做胆囊手术
近日,亭林医院手术室内一场普通的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正在进行,和常规阑尾切除手术不同,主刀医生耿金宏对使用的手术器械融合了一种腹腔镜协助牵拉装置、一种免穿刺套管微创伤腹腔镜牵拉打结装置等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而这些发明专利都是耿金宏取得的。
以前所有的器械都要从五毫米的穿刺孔去操作,因为比较粗,对病人的损伤比较大,术后还要缝合伤口;现在我们使用两毫米的穿刺孔,能起到同样的作用,但是损伤更轻、疼痛感更轻,恢复更快!
耿金宏和发明结缘,始于刚刚参加工作后的两年。那段时间,他所在的外科需要参与的工作比较众多,除了日常的门诊之外,各类手术、急诊抢救都是重要的工作内容。在长期的日常工作中,耿金宏发现有做法可以通过改进,让病人的损伤更小、疼痛感更轻、体验更好。这也成了他不懈追求的方向。有一次,他见到一个病人急诊转院,病人在使用氧气包时需要一个人不停的按压氧气,十分不便,为此他发明了一种自动排气的氧气包。
▲2017年7月,耿金宏在镇沅县人民医院支医
一般情况下,不可能推着氧气筒跟着病人走,因为需要一个人边拿个氧气袋边按压氧气,当时我就觉得很不方便。如果这个人按压的过程中氧气排不出来,病人可能就会窒息缺氧,于是我制作了一个自动排气的氧气袋。
手术中,耿金宏发现术后24小时伤口容易渗血,正常情况下医生需要叠一块纱布加压包扎伤口,尤其是大叶静脉手术术后需要患者穿弹力袜包扎,它把正常的组织也一起压迫,有些人腿肿的很高,下肢供血差,很多病人抱怨不舒服,耿金宏就发明了本身带有气囊的纱布。诸如此类耿金波的发明都源于工作中的感受和体验。
▲耿金宏在云南教学查房
截至2018年11月,金山区亭林医院以耿金宏为第一发明人的国家新型实用专利已经成功申请25项,仍有46项专利正在申请中。如此骄人的成绩,在周边地区甚至上海远郊的二级医院绝无仅有,许多同事戏称小耿是“发明大王”。
由于医疗器械有严格的准入标准以及较长的流程,再加上器械商对于产品利润产出的考量,耿金宏的二十多项发明专利目前仅有两项经过许可由器械厂商生产投入到临床当中进行应用,如今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进行发明专利转化,让患者能够有更好的就医体验。
“这也是我的一个心愿,希望我发明的这些东西,能够解决病人的一些根本的问题,使病人的治疗效果更好,创伤更小。”耿金宏说。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