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绿苑路419号,曾是门庭若市的饭店,今年此地“华丽转身”,成为嘉定区新增建设的急救——安亭南(黄渡)急救分站。“家门口有个急救点,我们住在附近的人,更加安心了!”家住对面小区的唐阿姨,第一时间把消息发在小区群里,得到了邻居们的一片“点赞”。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今日从市卫健委了解到,2018年市政府实事项目圆满完成,全市新建7个医疗急救分站全部建设完毕,陆续投入试运营,安亭南(黄渡)急救分站便是其中之一。
嘉定区医疗急救中心主任戴臻介绍,“十三五”期间,全区新设9个急救分站,而今已建设完成5个,急救反应时间降至13.23分,服务半径缩短后,反应时间较以往缩短了0.94分。
居民纷纷点赞家门口的急救分站
多方调研提升急救服务能效
新增站点,选址颇有讲究。戴臻告诉记者,安亭地区“三镇合一”,地处黄渡核心区域,毗邻同济大学嘉定校区、黄渡中学、黄渡小学,服务人口密集,约达8.45万人,“选址时,我们一度考虑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中心用地紧张,交通也没现址便捷。”绿苑路419号,地处交通要道,急救车出发后,可快速转运至瑞金北院、嘉定区中心医院、安亭医院等。
选址确立后,饭店上属公司第一时间积极配合,9月启动工程,11月开始试运行。区医疗急救中心同时投入2辆高性能底盘救护车、4组工作人员(12人),配备自动心肺复苏机、监护除颤仪等。更贴心的是,分站为急救员们专辟了一间休息室,四张床确保“生命守护者”们可以得到及时休息。
嘉定区卫健委党委书记郑艳辉说,区内原有7个急救分站,“十三五”期间新增建设9个。区卫健委同时委托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对新增急救分站所需人力、车辆配置测算,最大范围内实现了“提高急救服务效率”。今年1-10月份的统计显示,区医疗急救中心共救治2.72万人次,同比去年上升10.71%,完成各类医疗保障313车次,同比去年上升50.48%,处置各类突发事件262起,同比去年上升28.43%。
明年全市再新建10个急救分站
记者同时了解到,今年上海在5个区新建7个医疗急救分站。这其中,浦东新区新建3个医疗急救分站,徐汇区、嘉定区、闵行区和奉贤区各新建1个医疗急救分站。至此,本市已连续三年将“新建医疗急救分站”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共新增急救分站32个。
安亭(南)黄渡急救分站救护车
新建急救分站,硬件软件兼备。市卫健委负责人说,每个医疗急救分站,统一配置标准办公设备、值班及基本生活设备,同时配备通信调度系统。试运营期间,每个分站至少配备1辆救护值班车,后期还将根据试运营期间的业务量变化趋势,逐步增加配备车辆、医务人员。配置的救护车辆上,抢救设备、诊疗设备、搬运设备、监控及信息传输设备等一应俱全。
据悉,明年上海还将继续在7个区新建10个急救分站,持续减小急救站点平均服务半径、缩短急救平均反应时间,进一步推动完善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完成“2020年急救站点平均服务半径≤3.5公里,急救车辆数量达每3万人1辆, 急救平均反应时间≤12分钟”的核心指标,让急救资源更可及、市民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