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崇明新闻

壁画“瀛洲上河图”彰显崇明农耕文化

2018-11-28 0:00:00发布67次查看
  11月25日上午,10多名农场老知青故里重游,来到江南三民文化村景区,被墙上一幅“瀛洲上河图”壁画所吸引。
  当这批老知青看到昔日农家脚踩水车、引水灌溉的熟悉场景时,伤佛又回到了年轻时代。
  农场老知青 任女士:“现在已经70多岁了,50年前到农场插队落户,呆了5年,也挑过泥、开过河,也插过秧、收割过稻。所以刚刚看了画上的东西有种亲切感”。
  这幅长约76米的“瀛洲上河图”壁画,是南通人陈佐先生历时三个月时间创作完成的。壁画起首为西沙湿地的芦苇,收尾是东滩候鸟保护区滩涂,由西向东渐次展开,通过一个个典型场景生动展示了生态祟明的特色风貌。
  作者 陈佐:“大概分五、六个板块,东滩和西滩,西滩以芦苇为主,东滩以候鸟保护区为主。东滩进来以后就是鱼文化,海岛上原来要捕鱼、织网,这些都是农耕社会时候。再过来就是港口和城镇,再过来就是农耕社会,再过来就是西沙”。
  掩映在树林中的壁画,无论是大处落墨的沟河、树林、农田、城镇、渔港,还是小处下笔的造船砌屋、打制家具、蒸糕过节,无不彰显崇明农耕生活的海岛特性。而画幅中央的城区风貌,更有《清明上河图》意味,店铺林立、顾客云集、船进车出,一派繁荣景象。
  江南三民文化村负责人 范敬贵:“崇明今年是成陆1400年,农耕文化下来,它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也有很多可以让我们后来人怀旧的地方,所以我想正好这边有一处76米长的墙壁,我想用壁画的方式,把当年的一些人文重新展示给现在的游客”。


崇明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