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松江通信业 创新不忘怀民心
2018-11-28 9:48:00发布46次查看
在松江区政协委员里,孙斌是一个年轻的“新面孔”。今年33岁的他是上海玖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见证了十几年来松江通信行业的发展巨变并参与其中。“我是松江人,我扎根在松江,就要为松江做点贡献。”这样的坚定源自他创业路上的经历和不断积蓄的力量。
踏实苦干谋转型
受父辈影响,孙斌完成学业后便进入了通信行业工作,创立了上海玖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不久,就遇上了不小的挑战。2008年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席卷上海,这对松江当时的通信设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当时又恰逢春节放假,大部分工人都已经回家过年,剩余少数在岗工人根本应付不了突如其来的抢修任务。“好多居民家里没有了网络,电话打不了,上网上不了,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孙斌说,“我跟同事说,只要你会你就上,管理层也要到抢修维保的第一线。”为了做好抢修,但凡自己能做的工作,孙斌总是抢在前头,爬电线杆修电缆、做临时司机帮忙开车、递工具、打下手……“冒着风雪没日没夜地干活,回想起那个冬天里的忙碌,孙斌依然印象深刻。
2010年到2012年,国家开始推广4g通信,孙斌也搭上了通信智能化的快车,找到了事业转型的发力点。在巩固主营业务的同时,他开始拓展与通信相关的其他行业,“那是一个坎,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当时,上海市政府与上海电信合作,推进平安城市建设,孙斌当时已经在松江小区智能化的配套设施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占有了一定的市场比例。“虽然小区智能化和平安城市的道路监控有所不同,要求也更高,但是两个工程有相当一部分重合的地方,可以说,正是我们所擅长的领域。”
自己所擅长的业务和城市发展要求不谋而合,孙斌坦言自己是幸运的,跟着电信发展和城市更新的步伐,既抓住了事业发展的机遇,也能为松江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也很有成就感。”孙斌信心十足地说,“作为企业经营者,我们的信息技术其实是相对滞后的,但是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提高业务水平,夯实内功,同时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和方向,所以,当有机会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才能抓住它。”如今,上海玖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已经成长为松江最大的电信运营单位。
关注家乡勤履职
作为政协委员队伍里的新鲜力量,孙斌感到既新鲜又紧张。“这是一种光荣,同时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孙斌说,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通信与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区政协委员后,更应该继续着力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松江基础设施建设和通信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飞速发展,市民对于公共设施的要求和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公共交通更是备受关注的一项民生工程。孙斌注意到,早在2016年松江街头部分公交候车亭已经“数字化”,通电、联网、信息预报,这些先进而稳定的技术已经运用到了多个公交候车亭上。“但是还有不少的公交线路上,仍是一些传统的、陈旧的候车亭,甚至有些偏远的镇上仍存在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站牌式路边候车点。”孙斌认为,这不符合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更达不到公交信息化的行业新标准。
针对这一现状,孙斌撰写了《关于全面建设智能化公交候车亭的建议》的提案,他建议全面推进智能化公交候车亭建设,希望区交通管理部门借鉴轨道交通视频播报和已建成的松江17路沿线候车亭经验,加快松江其他线路,特别是城区内公交线路智能化候车亭的改造。“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和推进松江交通‘四网融合’建设过程中,公交候车亭也应该按照统一规范进行标准化建设,统一的外观,统一的管理。”孙斌说,“候车亭应该是多功能一体化的,在预报公交车辆到站信息的同时,还可以为市民提供更多个性化的‘互联网+服务’,如天气、新闻资讯、线路查询等,这样才能使这个与市民面对面的窗口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民,服务城市发展。”此外,孙斌还提出,公共交通是市民民生问题,区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支持力度,尽快落实资金安排,为提升松江公共交通形象和能力做好保障。
在履职过程中,孙斌还有感于一些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基于全区人民对通信网络稳定和小区环境整治的迫切需要,结合自身积累的行业经验,在政协提案《关于加速推进住宅小区通信线路整治的建议》中提出了若干建议。“首先我建议由区相关部门牵头,对各运营商排入整治计划的住宅小区,进行统一协调通知,减少物业和业主阻力。”孙斌表示,只有统一协调才能提高整治效率,各自为政,只会给居民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一步一脚印,孙斌的履职之路和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一样,没有一丝懈怠和侥幸。虽然当选区政协委员的时间并不久,但孙斌认为,既然得到了信任就要承担同样的责任:“我的家在松江,我热爱这里的山、水、人,区政协委员的身份给了我压力,也给了我动力,我将尽己所能,关注它、改变它,为它贡献自己的激情和想法,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