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最后,徐环老师提醒学生要加强网络安全的风险认识,要求学生理性对待网上负面信息,不在网上侮辱、毁谤他人,不乱跟贴,不建立网络群组传播违法信息,文明用网、科学用网。
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紧密配合,形成规范的网络行为,提高学生应对网络陷井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附:学生聆听讲座感受一篇
2018年11月26日(星期一),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专委会的张威教授莅临我校,为同学们作科普青少年网络安全知识的讲座。
课程开始前,教授先问了我们两个问题:是否有自己的手机或者电脑?是否有自己的微信?在场的绝大部分同学都举起了手。接着,他给我们科普了一下黑客的定义:在网络上,利用电脑技术想要改变世界,改变生活的人,并且对it这一块有特别钻研,属于中性名词,不分好坏,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都是利用这些技术做坏事的人。
黑客分为白帽子和黑帽子,就是做好事和做坏事的人,大多数名人之前都从事过黑客(白帽子)的行业。并不是成年人才能做黑客,小孩子也可以做黑客。
之后,张威教授给我们普及了青少年日常网络安全知识。教授给我们举了去年大肆传播的勒索软件病毒,要求中毒电脑的主人打款给他才能解除电脑锁定。有时,手机中毒的不知不觉,甚至本人都还未意识到,信息已经全数被他人掌控。而想要预防恶意软件(木马、病毒等),我们需要注意,平时不点开非正常链接,也不安装未知来源的不明软件。
还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去玩不知名的游戏,因为里面很可能藏了木马病毒,随时准备窃取你的钱财、个人信息等重要物品。平时,也不能将钥匙、机票等个人隐私上传在朋友圈,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看到,危险就会悄悄降临。我们也应该提醒父母,不将孩子(我们)的照片放在朋友圈,坏人只要知道孩子的一个信息(名字、外貌等),就有可能将孩子骗走。关于这点,一个模拟测试的视频验证了这点,在知道了孩子的姓名后,“坏人”假装是孩子家长的同学,降低了视频中可儿的防范心,让周围人以为他们很熟悉,最终成功带走了可儿。
看到这里,我们应该庆幸,这只是一个测试,如果这是真实的事情呢?有多少像可儿一样的孩子被骗走后惨遭不测?以后,我们要更加注重自己的隐私,尤其是不能单独和网友见面,一定要有父母陪同才可。最后,我们要呼吁大家,保护个人隐私,注意网络安全,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