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街小巷是城市的“里子”,今年以来,广富林街道确立了“精雕细琢、精准打击、精心设计”的管理理念,不光要“面子”好看,也要“里子”光鲜。该街道以背街小巷整治、治理工地顽疾、美丽楼道建设等三大工作为重点抓手,以点带面推动,摸索有效经验,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商业背街整治驶入“快车道”
文汇路店门前地上干干净净,背街地段却油迹斑斑,部分商家还存在乱晾晒、乱堆物等乱象……针对大调研走访中,周边大学生反映集中的“最美文汇路,还大学生美好生活空间”等诉求,日前广富林街道对文汇路背街商户“脏乱差”现象展开重拳整治。
“背街小巷不应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希望商家规范经营行为。”在大学城高校就读的王同学告诉记者,因人多、店多,污水横流,有时候环卫工清扫不过来,便只好固定在此放几个垃圾箱,部分垃圾箱还敞开着。
针对此现象,广富林街道出动执法人员40人次,整治“三合一”场所14家,拆除乱敷设的电气线路,收缴拆除各类床铺、床垫10余张,拆除隔断墙约100平方米。对拒不改正的业主,执法队员当场开具法律文书,通过勤务app系统将违法行为实时采集、动态录入。另外,针对文汇路垃圾房建设,该街道已会同文汇路管理站、物业、环卫中心等多方进行协商对接,对垃圾房选址、设备匹配等工作进行现场勘查确认。
街道在年初完成375家沿街商铺“一店一档”登记工作的基础上,10月份又深入辖区商业内街、小巷,再对709家商户逐一上门摸底调查,将店家信息登记造册,包括对经营业主、经营地点、经营内容、经营面积、联系电话、店招店牌照片、有无相关许可等详细信息逐一补漏、核对,最后按照路段造册汇总,形成“一店一档”的电子档案。
治理建筑工地“顽疾”
佘山玺樾建筑工地地处较为偏僻的辰花路,施工区域虽然不大,但工期较长,常驻于此的务工人员达上百人。
记者发现,每到中午或傍晚,这里便成了流动摊贩的经营之处。工地围墙上开出了一道小门,机器设备、建筑物料都胡乱地堆放在河道周边,一条小路尽头是工地宿舍区,在小路两边的杂草丛中,随意丢弃着包装盒、饮料瓶、塑料袋等生活垃圾。现场一名施工人员说:“自从开了小门后,有的人就把这里当成了一个垃圾场,经常向里面扔垃圾”。
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广富林城管中队注重法治化约束和标准化管理,加大了对该点位的巡查力度,并安排特保队员蹲守,对前来设摊的摊贩们进行劝导,对多次不听劝导的摊贩进行处罚。广富林城管中队找来施工企业负责人,要求施工企业坚决按照工地管理规范清理整顿,每天及时清理工地生活垃圾,要求关闭私自打开的围栏。
“城市精细化管理就是要不断地精准发现问题、精细处理问题、要求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要打造精品。”广富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杨洪彬说。
“美丽楼道”吹来文明新风
在御上海25、31、33号社区楼组文化建设栏内,剪纸艺术班的爱好者们在单色纸上描绘出了“广富林欢迎您”
等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剪纸楼”“书画楼”“墨香楼”……越来越多的居民走出家门参与到以“和、洁、畅、美”为主题的美丽楼道创建工作中,居民们共同分享到了创建美丽楼道所带来的楼道整洁明亮、无乱堆杂物、无高空抛物等文明成果。
此外,文翔名苑99号楼道楼组长周建春发动大家以环保为主题创建特色楼道,以自家种植的吊兰、芦荟、茶花等植物进行布置;丁香花园22号楼道内摆放了爱心座椅,老人们上下楼有了歇脚处,打造出了“有温度的楼道”。
创建美丽楼道,既是住宅小区建设“美丽家园”的具体抓手,也是广富林街道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实践。今年以来,广富林街道在细微之处见真章,通过开展“美丽家园”行动,大力整治楼宇门栋广告乱张贴、楼道乱堆物;改建智能化可充电式车棚,在上尚缘、辰富等9个小区安装充电桩,引导车主规范停车、有序停车。除此之外,发动楼组长开展垃圾分类,鼓励居民志愿者利用蔬菜果皮等垃圾制作多功能酵素。同时,开展“楼宇文化”、净化、美化楼宇环境,打造“一楼一特”主题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