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工业区
江南水乡是她的淡雅气质,百年古镇是她的厚重底蕴。她曾见证装载船只,动以百计的繁荣商贸,也正经历创新活跃,活力迸发的华丽转身。这里是嘉定工业区。
水墨江南融通沪苏
追根溯源,娄塘是嘉定工业区的底色。
600年前,因水而生,以水命名。娄取娄江之义,塘意为河。
李华成 摄
水是娄塘的血脉,境内娄塘河横沥河呈十字交叉,周边水道密如蛛网,水运发达,融通沪苏。
一方水土育一方人。因棉而兴,南来北往,渐成商业重镇。晓星残月入娄东,坐贾行商处处通。
昔日娄塘河上,船连船,桨接桨,灯影市声,人影幢幢。街临河而筑,条条歪,形成了“七转八弯,十七八个大井塘”的独特景致。
李华成摄
屋面街而建,白墙黛瓦,飞檐斗拱,人家尽枕河,吴韵遗风尚存。
李华成摄
底蕴厚重中西交融
在这里,江南文化、工商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中西文化交融碰撞。
李华成摄
忆从桃坞泛轻舫,紫雾红霞趁早潮。昔日娄塘河两岸遍植桃花,美丽景色引来无数文人骚客在这里留下传世佳句。
47幢区级文物保护点集中成片,是珍贵的传统民宅群落。曲线柔婉的观音兜、精雕细琢的门楼、高墙深院的院落、四水归堂的天井,江南文化的烙印深深镌刻。
李华成摄
娄塘天主堂,浓荫蔽日、古木参天。
李华成摄
这里的人聪慧好学,诗书传家。科举昌盛,崇文重教。明有八进士,清末办公学。
这里的人勤劳聪敏,开拓务实。买机器、办纱厂,一批实业家领时代风气之先,开民族工业之端。
这里的人开放包容,兼容并蓄。当西方文化遇上中国建筑,成就了印家住宅。
这里的人心怀天下,舍身成仁。静静伫立的江抗娄塘游击队纪念碑,
在历史的烟尘中散发着红色的光芒,永不磨灭。
李华成摄
食在娄塘源远流长,金罗店,银南翔、食娄塘。昔日娄塘是一个风雅之地,更是世俗烟火之地。
茶馆栉比,酒肆林立,人声鼎沸,摩肩接踵。孵茶馆、吃老酒、听评弹,食文化源远流长。
李华成摄
海棠糕香甜软糯、豆腐花嫩滑细腻、更有椒香四溢,刮拆漏糖的娄塘塌饼。
取鱼米之乡的丰蕴食材,融江南百姓的细腻心思,幻化出远近闻名,代代相传的娄塘点心,引得四方饕餮慕名而来。
改革创新勇立潮头顺应大势潮流,勇担历史使命,嘉定工业区应运而生。
南北联动撤二建一,三千农户大动迁,只争朝夕,接续奋斗。
改革开放40年来,嘉定工业区勇立潮头。先进制造业迅猛发展,外资企业异军突起,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78平方公里的开发面积,总投资超过200亿美元,吸引两千家实体型企业入驻,每平方公里产出达122亿元。
纳税百强企业占上海十分之一,规上工业产值突破两千亿元大关。
在上海市级开发区中,综合排名位列前茅。在这里,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速度、高度、精度不断刷新。
京东“亚洲一号”无人仓,每分钟分拣139个订单。迅达200米电梯测试铁塔,刷新天际线的高度。联影世界首台全景动态扫描pet-ct,分辨率可达2.8mm。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联影医疗时提出了殷切希望,“我们一定要有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核心技术”。每一天,嘉定工业区都在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奋斗。
肩负使命,勇于担当,嘉定工业区,正在书写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