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耳边的民谣声声入耳,你还记得那个被称为“金罗店”的罗店镇吗?
宝山区罗店镇,北郊四大名镇之一,明代前期为当时嘉定县七镇五市之首,形成了“三湾九街十八弄”的集镇规模,“金罗店”的美誉因此而得名。
罗店镇还曾被评为上海新城市景观生态城镇、中国绿色生态文化示范城镇、中国著名小城镇、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实力不可小觑!
这里的罗店龙船和罗店彩灯等,传统艺术流芳百年,为世人所喜爱
/罗店老街/600多年前的元代至正年间,那时候的罗店镇物产丰富、商贸林立,故有“金罗店”之称。
如今老街两边的房子参差林立,朴实典雅的范儿糅萃在这个小镇之中。一步一景,步步是景,犹如走入江南的水墨画一般。
/大通桥/罗店镇亭前街的古桥,横跨老练祁河,是上海为数不多的古亭子桥。
/来龙桥/来龙桥旧名为蒋家巷桥,建于清同治八年。远处看去高高的桥身如同长虹卧水,半圆的桥孔与水中的倒影合二为一。栏杆上还雕有精美的石刻小狮子,一番风情浑然天成。
/丰德桥/取自“丰功伟德”之意,在《丰德桥碑记》中就提到,此桥“为一镇桥梁之冠”。虽然在今天看来它年代久远,但通过其斑驳的身影依旧能找到明清时期的痕迹。
/宝山寺/拾级而上,壮丽非凡,连廊回转,钟鼓楼仿佛梦回大唐。
作为上海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寺中钟楼、鼓楼、大雄宝殿、天王殿等建筑颇具特色,熠熠生辉,让人流连忘返。
/花神堂/“东去吴淞路不遥,人家尽种木棉花”。明清时期,罗店的棉花可是当时的一大支柱产业,用棉花织出来的布畅销于江浙皖地区。
棉花更是被罗店人视作“万花之王”“万花之神”,这座已经360岁的花神堂,更是当时繁荣纺织业的一大见证。
/闻道园/上海北邑宝山罗店造得徽风皖韵一座园,说的便是那具有海派风情的园林——闻道园。
走进闻道园的大门处,青石砌就的门墙看上去颇有几分古意,粉墙黛瓦镌刻着精致的雕画把徽派建筑风格渲染得浓浓的。
闻道园以徽派古建筑村落为依托以水成景,以水串园,园内绿树成荫,碧湖水榭之间蜿蜒错落地,矗立着一幢幢典型的徽派建筑,让人忍不住惊呼:古香四溢!
/东方假日田园/东方假日田园是融休闲度假、餐饮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特色观光农园,这里是奇石书画的鉴赏天地、反恐竞技的游戏战场、舌尖美食的饕餮胜地……
/美兰湖/罗店有处美丽的湖泊仙境——美兰湖。美兰湖波光浩淼,天水一色。
美兰湖是以瑞典梅拉伦湖畔的小镇西格图纳(sigtuna)为蓝本建立起的一个小区,每一栋建筑的造型各不相同。街上全是两三层的房子,街边的椅子、雕塑无不体现着北欧的风情。
同时,美兰湖作为大型户外公园,也是上海以及周边地区婚纱摄影的拍摄基地,吸引了大量的新人来此拍摄婚纱照。
/红烧鮰鱼/说到红烧鮰鱼,就一定要来这道菜的发源地——宝山,尝一口地道老味道。这道菜色泽枣红光亮,卤汁如胶似漆。
鱼块虽软糯绵滑,却块块完整、不碎不糊。入口能感受到一团浓厚馥郁的甜美酱香在口中云雾一般地层层化开。
/长江蟹/宝山的长江蟹已连续多年获得全国“王宝和杯”河蟹评比大赛金奖。
无论是清蒸蟹、香辣蟹,还是蟹粉豆腐、葱姜炒蟹,又或者是一碗鲜香的膏蟹面,来宝山都能满足你的口味,一起大快朵颐,掀壳舔香吧!
/大场羊肉/大场羊肉的特点是香酥、醇烂、肥鲜,吃后口舌留香,令人回味。
而且羊肉味甘性热,具有暖中去寒,益气补虚,开胃健脾的功效。天冷的时候就一定要来尝尝这口滋补美味!
/宝山汤团/宝山汤团,闻名遐迩,有着一百多年历史。其特点是软糯爽滑,柔润而不沾牙,主要有咸、甜两种口味,咸的鲜美多汁,以鲜肉为主;甜的鲜甜可口,吃在口里,鲜到心里。用宝山话说:“好吃得打耳光也不肯放”。
/罗店鱼圆/罗店鱼圆以其真材实料、口感细腻、滋味鲜美而闻名。根据本土习俗,婚丧嫁娶、年节喜庆,鱼圆是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
/脚板年糕/宝山手工制作的长白条糕,规格大而阔,像只大脚板,因此俗称为“脚板年糕”或“鞋底年糕”。
如今的罗店有多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在这里汇集:时尚小资的精致生活,古韵雅致的诗意生活,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每一种生活方式都值得你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