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剧场戏曲节12月将登陆黄浦长江剧场
2018-11-26 19:34:04发布58次查看
2018第四届“戏曲·呼吸”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将于12月5日-12月13日在长江剧场举办。本届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可谓百花齐放、新秀辈出,不同剧种和剧团在题材改编、观演模式、艺术表达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凸显出传统经典和潮流相互辉映,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碰撞交融的发展模式。
前不久,“演艺大世界-人民广场剧场群”正式命名,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下属剧场长江剧场有幸列入其中。今年,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在长江剧场精心筹办的第四届小剧场戏曲节,亮相在这个最具上海文化标识、最有国际影响的演艺集聚区。
本届小剧场戏曲节共收到申报剧目25部,经专家评审,最终确定有京剧、昆剧、越剧、淮剧、瓯剧、黄梅戏、梨园戏等7个剧种8部作品在长江剧场的“红匣子”、“黑匣子”两个小剧场陆续登场。
剧目介绍
实验越剧《僧繇》是2017年南京市文化名人资助项目,剧本主人公张僧繇乃南梁时期著名画师,其最为人知的典故当属“画龙点睛”一事。而剧本主题也围绕“点睛”二字展开。
小剧场黄梅戏《玉天仙》改编自《汉书·朱买臣传》,从普通女性的视角出发另辟蹊径,重新演绎了朱买臣休妻的故事。
实验越剧《再生缘》以超时代的女性孟丽君的视角来创作,对现代女性的自身命运和价值观进行探讨。
新编京剧《青丝恨2018》尝试用倒叙的手法,重新解构敫桂英与王魁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探讨的不再是负心汉该受到何等惩罚,而是回到原点去反思,一切因何而起,又因何导致了结局。
原创昆剧《长安雪》,尝试在保有昆曲独特高雅魅力的同时,适当融入一些默剧、相声等元素。
实验瓯剧《伤抉》改编自兰陵王的故事,通过现代的叙述方式,不墨守成规的舞台呈现,意象化地表达出人性抉择。
梨园戏《陈仲子》是著名演员曾静萍的导演作品,在尊重传统基础上,该戏做了大幅度的减法。戏中极简的舞台形式,与有些“迂腐”的仕子陈仲子暗自贴合,极具特色和意蕴。
《新乌盆记》是京淮合演的跨界剧目,剧中演员分别跨老生、丑、青衣三个行当演绎不同的角色。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谷好好表示:“今年,小剧场戏曲节有了契合自己气质的专属剧场——长江剧场。毋庸置疑,这里将成为推动上海,乃至全国小剧场戏曲创新层次整体提升和发展的新起点。”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