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由上海海洋大学和西湖大学联合组成的“彩虹鱼”2018马里亚纳海沟海试与科考团队,乘坐“沈括”号小水面线双体型科学调查船,从上海芦潮港起航,前往马里亚纳群岛海域,将在全球大洋最深处——“挑战者深渊”区域附近海沟开展一系列深海装备试验和科考取样。
本次“彩虹鱼”2018马里亚纳海沟海试与科考航次,考察队员和船员共60人,航次计划45天左右,由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崔维成担任“沈括”号海上总指挥。作为“彩虹鱼挑战万米深渊极限”项目的一个重要节点,此次海试和科考的每一项成果都对我国的深海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此次考察将奔赴全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附近,开展“彩虹鱼”万米级载人潜水器超短基线系统海上试验、2台第二代“彩虹鱼”着陆器万米级海上试验、1台4500米级大深度浮标海上试验等工作。同时,为上海海洋大学和西湖大学的科学家团队在马里亚纳海沟取样,包括海水、沉积物、宏生物、微生物、海底拍摄等。
“沈括”号设计总长63米,型宽23米,型深9.4米,满载排水量约2180吨,载员60人,是一艘集多功能、多技术手段为一体,满足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研究需求的深远海科学调查作业船。“沈括”号的船名,取之于我国古代科学家沈括。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
2013年,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和上海彩虹鱼深海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启动了“彩虹鱼挑战万米深渊”项目,致力于采用“国家支持+民间投入”“科学家+企业家”的全新模式,搭建一个万米级、全海深的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该实验室由一艘5000吨级的科考母船“张謇”号、一台万米级载人深潜器、一台万米级无人深潜器和三台全海深着陆器组成。
西湖大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今年10月20日在浙江杭州正式成立,并在当月与上海海洋大学签署共建合作协议,鉴于海洋空间和资源在未来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两校先期共建深渊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西湖大学正式加盟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的建设行列。
上海海洋大学与西湖大学校校合作,本着“聚焦、错位、合作、共赢”的原则,以大科学协作的新模式推进面向世界一流的大学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上海海洋大学聚焦新理论、新装备、新方法,开展深部生物圈、深海生物技术、深渊环境生态,以及深渊工程系统、深海工程装备等领域相关研究;西湖大学聚焦新思想、新概念、新技术,开展深海装备概念开发、深海传感器、声光学、智能、水文、地质、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相关技术研究。
根据协议,双方还将在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通过合作,探索践行深渊学科领域全球化的学生、特别是硕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新机制。此外,双方还将探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的融通机制和共享模式,推进基础设施、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