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在中华路第三小学的校园里,会如期开展为期四周的“小手建家园”课程,它与数学、信息、自然三门基础型课程密切整合。
今年,同学们通过课堂学习、动手实践、成果展示,用双眼发现身边的新能源,用双手完成科技作品,用智慧设计环保小报,再次收获到学习的喜悦。
数学周中,一、四年级的同学们在“学习单”中了解高空发电飞艇、太阳能游艇等生活中的“新能源”,利用小棒统计、表格统计、饼图统计,感受新能源的作用。一年级小朋友以手绘小报为主,将宣传画与宣传标语、口号结合,倡导大家要经常选择新能源;四年级同学也积极地把课程学习的过程呈现在小报上,发现、统计、建议,甚至规划,展示了数学与生活,生活与科技的紧密联系。
自然周中,二、五年级的同学们通过在自然课中收看视频、课堂讲解、上网查找、交流讨论等方式知道了新能源的种类和特点,运用绘画,表现新能源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学生有的利用彩泥等材料制作新能源模型或者想象新型的新能源车,有的利用自然笔记的形式对新能源进行资料搜集,展现了小小少年对新能源的现状、发展和对未来的想象。
在帮垃圾找到“家”的信息周里,三年级的同学学会了上网收集资料的本领,知晓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并能运用画图工具作画,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人设计了一个“帮垃圾找到家”的环保标志。
同学们在四周的“小手建家园”课程学习中,主动感受着新能源的魅力,领略到它能领航我们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