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强调要充分挖掘社会德育资源,建立广泛的社会德育渠道,争取家庭、社区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构建“协同育人”的社会共育机制。2006年至今,三门中学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立足社区,依托高校大学园区,以“三区融合,联动发展”为抓手,共同开展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为促进该课题项目的进一步推进,11月22日上午,学校邀请了周边六个社区居委会的书记们以及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和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的老师们一起开展研讨,总结前期工作,思考后续发展,为进一步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推动学校德育工作优质发展献计献策。
会上,各社区书记就一年来开展的活动进行了汇报交流,如学生进社区为孤寡老人服务,清洁家园活动,献爱心活动,学礼仪,讲文明,开展消防演练,听法制讲座活动等。通过社区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两位大学负责老师更是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将交流重点放在关于如何进一步深入发展的思考上。他们都纷纷表示今后将立足于专业特点,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走进大学活动,环保专题讲座,热点环保问题实践操作,请外国留学生分享故事,古诗词鉴赏,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等。继续与学校合作,配合学校开展好各项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服务社会的能力、创新精神和成长体验。学校党支部书记富群最后总结时谈到,三门中学有这样的地域优势、文化优势、科技人才优势,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拓展教育途径,搭建学生实践平台,努力使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大化、规范化、常态化,不断提高学校德育的质量和效益,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