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中心城区最大“绿肺” 桃浦中央绿地开放

2018-11-26 5:33:18发布67次查看

  山谷林地、沿岸观湖,在上海中心城区,哪里还可以体验这般秋叶密林、移步换景?
到桃浦中央绿地,在中心城区最大“绿肺”深呼吸,找寻闹市区的一片心灵绿洲。
近日,桃浦中央绿地(北三块)对外试运营。试运营区域由常和路新开河北岸、敦煌路、景泰路和规划桃惠路围合而成,总占地面积14.5万平方米。
桃浦中央绿地(北三块)位于沪嘉高速以南、武威路以北、敦煌路以东、景泰路以西,占地面积25公顷,其中水体总面积2.75万平米,加上南三块及北拓区域,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中心城区最大的开放式绿地。
新自然

城市与景观融合
桃浦中央绿地由隧道股份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体设计,方案由美国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 事务所完成,其中北三块园林绿化工程由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完成施工图。设计上融合了中国传统书法、舞蹈和太极艺术的优美动势,通过打造绿地内延绵起伏的地形和蜿蜒动态的园路水系,形成一个连续变化、层叠展开的山水长卷和 “行云流水”的动态空间。
雕塑地形

高低起伏 连续统一
公园地形设计是造景的核心,地形起伏变化,空间收放有致,形成不同观景视点。中央绿地地势北高南低,从北向南逐渐由北三块的自然休憩山谷林地,过渡到南三块的绿色地下商业文化空间,而北拓区域则侧重营造在城市森林中融入青少年户外活动空间。
为了创造连续大公园的效果,在穿越道路方面做了相应调整,让公园不会因道路而被分割,又能保障道路的通行。
古浪路上以地景桥连接南北公园用地,形成古浪路地面隧道;常和路在敦煌路和景泰路之间下穿,形成常和路下沉隧道;武威路从敦煌路之前就开始下穿,同时局部抬高敦煌路和景泰路交叉口以缩短隧道长度,形成武威路下沉隧道。
界定水域

亲水体验
中央绿地水景是整个绿地的观景和活动的核心区域,由北向南串联绿地。
大型水面与山势地形相互配合,舒放有致、移步换景,形成即统一又变化的穿行体验。大型水面在满足海绵城市蓄水功能的同时,水域本身呈现一系列不同的水景形态,如湿地荷塘、叠水台阶、节庆喷泉和水雾缭绕等,提供不同人群丰富多变的亲水体验。

灵动空间
中央绿地公园的人行步道线形流畅,从视线上加长公园的景深,导引行人在一连串变化的景致中穿行。曲曲折折的步道是公园的动线,与起伏变化的地形呼应,创造一种空间的流动感。
铺地纹样的灵感来自书法中的笔触变化,通过色彩渐变、尺寸递进的铺装搭配,控制不同比例灰色石材的组合,模拟出水墨渐变渲染的动态效果。

从城市到自然
桃浦中央公园的种植设计强调自维持性,以本土和适应性物种为支柱,打造不同类型的适应性强的植物群落,最大化景观效益,尽量减少公园维护费用。
地块从北向南,逐渐从都市森林向公共活动绿地过度。北部是全园最高的人工山丘及秋色叶乔木品种,南部则是缀花草地,服务于公共休闲活动。
北部地块打造了一个强劲而有弹性的都市人工次生林,从地被、灌木到乔木层级清晰,以形成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在树种选择上,人工山体及周边多采用落叶变色乔木,以形成特色秋景。
中部地块多布置人工疏林,减少灌木层展开树下空间的视野,用本地或适应性草本花卉覆盖地面,凸显季节交替,也培育有弹性的生态群落。
南部地块进一步减少灌木层,集中在水岸边布置春季开花乔木,和季节花香乔木,以形成集中的赏花园区,更多修剪草坪布置在沿湖两岸,为市民提供休闲、野餐、健身、赏花等活动场地。

流连忘返
木质亲水岸线,折中了植被软景与石材铺地、页岩山墙的材质反差,使山体与水岸柔和过度,打造亲水空间的柔和灵动氛围。
目前,桃浦中央绿地已部分试开放,采用公园管理模式,在古浪路上设置2个出入口,试开放时间为9:00至16:00,夜间闭园,试开放2个公共厕所。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