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郁婷苈11月26日报道:海派画家何百明的“春花秋实”绘画艺术作品展”昨天在朵云轩正式开幕,著名中国画大家陈佩秋为展览题序。展期从11月25日至12月1日,为期一周。
何百明早年师从著名画家邓怀农先生,之后又得到程十发、赵冷月先生的悉心指导。自1996年首次举办个人画展至今,他始终致力于海派绘画的推陈出新。其画作古法宋元明清、结合西方画风的透视关系,在色彩表达上传古承今,呈现出清新绮丽、天趣盎然的独特风格。
本次画展何百明旨在表达新时代下对美好生活的歌颂,《事事如意》《吉祥平安》《闲庭眷属》《农家清品》等作品皆汲取生活的风貌,通过传统文人工笔画的细腻写实与现代审美构图的结合,讴歌新的时代。
作为当代颇具艺术成就的海派画家,何百明笔耕不辍的同时,亦颇具国际视野,勤于思索创新、勇于突破。本次展出了40余件新作品,以及收录在其最新的《春花秋实?何百明绘画艺术作品集》中的近30幅作品,从中能看到多种创作取向和语言形态。例如,《出水芙蓉》《好事莲莲》的古典双沟细染,《花开时节》《紫园春色》的水墨语言和写意旨趣,《满园春色》《映日荷花别样红》对西方油画及版画的借鉴。本次展出及收录的所有作品,山水花鸟和谐共处、丰硕果实馥郁芳香,充分展现出中国工笔画的意境,可谓货真价实、沁人心脾的“春花秋实”。
2006年,著名中国画大家陈佩秋先生曾在何百明的上海图书馆个人画展上对其作品有过很多指点和交流,比较今年的新展,陈老表示“我看到了新作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画风犹在、笔力突进,甚是欣慰。”
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邓晓贤认为,欣赏过画展能感受到何百明对海派绘画形式转换的探索和对精神重建的探寻,实为难能可贵。而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环中则认为,何百明的画展让中国书画艺术呈现出更多元广阔、包容开放的气质,而这也恰是海派艺术的魅力所在。
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对中国书画的理解,对跨门类艺术融合的思考,且能与沪上的书画爱好者们亲密互动,何百明特别在画展期间筹划三场艺术讲座。不仅将畅谈对中西方绘画艺术之间的相通与差异,更将邀请嘉宾共同展开绘画艺术与陶瓷、中医之间的跨界对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