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个区发展火箭速度,以后你会高攀不起!它属于沉淀了十几年,别的区都是热火朝天干劲十足,他是一声不吭,然后就那么一下子卯足了劲,厚积薄发,后来居上。这就是闵行区,或许这样说更符合闵行这个区的性格。
他是离市中心最近的郊区。然而随着上海对虹桥商务区和莘庄副城市中心的地位确立,这把“金钥匙”迎来了飞速发展。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都是发生了哪些变化。
先看看闵行所处的地理位置:位于整个上海的腹地,其形状像一把钥匙。北靠长宁 嘉定,东临浦东徐汇,南接黄浦江与奉贤相望,西靠松江青浦。可以说它是上海市区外延的桥头堡,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从闵行穿过的地铁有1、5、8、 9、10、12号线 和浦江线。
现在在建的有 13号线 和15号线
13号线西延伸起自国家会展中心(中国博览会综合体),终至13号线金运路站。主要沿诸光路、联友路、金沙江西路走行。全长约10公里,设站5座。弥补了闵行苏州河沿岸北境的轨交空白。
轨道交通15号线途经宝山区、普陀区、长宁区、徐汇区、闵行区5个行政区,共30座车站,全长约42.3公里,均为地下站。
单从地铁来讲无论是数目还是体量上来看,闵行都是上海地铁在建和规划最多的区。足以看到其被重视程度。
加快推进文创发展
闵行的文化创意产业搞得风生水起,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区位优势带动了整个区的经济发展。预计到2020年闵行的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将超过500家,龙头企业或总部企业将超过5家。
此外闵行还要打造8个市级文创园区、15个区级文创园区,以及10个具有产业特色的文创楼宇和文创空间,形成自己的区域品牌。
依水而建的闵行博物馆新馆建在闵行文化公园内,围绕“与城市自然共生”这一理念,博物馆成为公园景观的一部分。建成后的新馆总面积1.5万平方米,将是旧馆的3倍。将成为上海西南地区一个文化名片。
宝龙美术馆位于七宝漕宝路与新镇路的东南交口,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拥有500至1100平方米的大小展厅共十个。不断探索东方美学在当下时代的发展现状成为上海宝龙美术馆学术定位的核心,该馆也是上海西部地区规模较大的场馆。
闵行为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建立了近60家的社区邻里中心。被评为上海十大创新项目。
在这里中老年人可以免费报名自己喜欢的精品课程,这里有陪医服务,都是对口各大医院的特色门诊,免去了去医院排队之忧。这里助老、群众文体活动设施一应俱全,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的公共服务需求。
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有以玉兰花为主题的闵行文化公园,以运动为主题的闵行体育公园,更有上海首个以秋为主题的公园-浦江郊野公园,这些足以让你流连忘返,不知归途。
或者去千年古刹,有老上海韵味的七宝老街、召稼楼古镇,这里的骑马墙,青砖绿瓦处处透着江南小镇的隽秀。
闵行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商业中心这两年建的特别多,马桥龙湖·星悦荟 新建的万科广场 怡丰城 七宝宝龙广场 爱琴海购物公园万象城 。。。数不胜数。商业氛围的不断向好,也预示着闵行的大发展,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