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从商之风到崇尚科学 上海的家庭文化正发生这些变化

2018-11-24 10:18:33发布52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1月24日报道:家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缩影。上海家庭文化建设,深受上海这座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11月23日下午,由上海市文明办、上海市妇联、上海市社科院联合主办的“长三角家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举行,改革开放40年,长三角地区的家庭文化有何变化?家庭文化建设又该如何实践?
研讨会现场
用文化区的概念来看中国区域文化,有齐鲁文化、巴蜀文化、江南文化等。上海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特点是很明显的,它深刻影响着上海家庭文化的建设。
江南传统家庭文化“耕读为本”
在1843年上海开埠之前,上海的家庭文化更具有江南文化的基本特征,“崇文尚贤,重视教育”。
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胡申生的发言中提到,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出自浙江临安的“钱氏家族”。钱氏家族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君主钱镠的后代,人才辈出,成为中国家族史上的奇观。中国现代科学界被称为“三钱”的三大科学家,钱学森出自杭州钱氏、钱三强出自湖州钱氏、钱伟长则出自无锡钱氏。这三地皆为江南钟灵毓秀之地。地处江南的上海嘉定的钱氏,也是钱王镠的后裔。其中钱大昕是清代汉学大师,堪称江南文化的杰出代表。钱大昕祖孙三代在家庭文化建设方面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视读书为生命。当代杰出的外交家钱其琛,则是钱大昕的第十四代孙。
崇尚科学为上海家庭文化注入新动力
但到了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以后,家庭文化建设逐渐显示出上海本身的特点。上海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贸易港口城市,繁荣的商业带来了数量庞大的移民,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多数家庭都崇尚现代科学的理念,使家庭文化显示出重科学、重技术、重商业等特点。
陈伯吹与少年儿童在一起
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是上海宝山罗店镇人。儿子陈佳洱,是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一个文学家,培养的孩子成为一个物理科学家。据陈佳洱回忆,父亲虽是一位大作家,但他对科学特别热爱。在陈佳洱很小的时候,有一天他溜进父亲书房,不想正遇上雷雨天气的电闪雷鸣,他一下子吓哭了,陈伯吹赶紧搂着孩子,很耐心地给儿子讲解打雷是怎么回事,不是“雷神公公要劈不孝之人”,而是云层里的阴电和阳电碰撞的结果,启发儿子从科学角度来正确认识自然现象。在陈佳洱的记忆中,父亲的“庭训”还包括经常带他去电影院看《发明大王爱迪生》、《居里夫人》这类电影,并教导孩子,要像居里夫人那样能够有所发现,能够对社会做一些大的贡献。
在江南文化、红色文化和海派文化的相互渗透交融和相互影响作用下,上海的家庭文化建设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建设中以“耕读为本”的理念,从商之风、崇尚科学以及西方文化影响了上海的家庭文化建设。
此外,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爱武探讨的是家庭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浙江省委党校哲学部主任、教授李一特别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网络社会化问题。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专家分别报告了各自家庭文化的变化等情况。
据悉,上海市妇联还将携手长三角兄弟省市妇联,在11月24日的“倡扬时代家风?共建卓越城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上海家庭文化展”开幕式上发布《围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目标妇联组织三年专项行动方案》,共谋妇女事业和妇女工作发展蓝图,合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