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万物有灵”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展今在豫园开幕
《万物有灵——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成果展》今天在豫园商城华宝楼三层(豫园书局)开展。以清华美院团队为核心的参展团队展示了近年来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创新研究上的重要成果。
在“宝相霓裳”展区里,运用ar、vr等技术再现敦煌文化。观众戴上vr眼镜,就可以观看虚拟现实博物馆,可感受浸入式虚拟体验,更可欣赏到美轮美奂的全息影像“飞天乐舞”;
拿起手中的蜡烛一样的互动装置,就可以秉烛游走,照亮《韩熙载夜宴图》的人物情节,仿佛古人品阅卷轴一样,观赏夜宴的整个流程。
宋代李嵩的《骷髅幻戏图》被做成新媒体互动装置,观众点击扇面进入团扇画面,仿佛进入幻境,可以看到一个大骷髅控制着悬丝小骷髅随着乐律跳动,观众可以拨动丝线与骷髅互动,体味画中谐趣。
“紫禁威仪”展区则展示了“端门数字博物馆”,这是世界范围内首次将一座整体的古典建筑完全用作数字化展示的尝试,打开了故宫珍藏已久的文化宝库。
“邑巷人家”展区呈现了三维数字化技术复原的“明清古巷”和“羊舞岭窑”,允许观者亲身参与到历史环境中,以此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它们的价值。
“传艺承明”展区展示了众多文化遗产的传承,比如甲骨文字体开发与推广项目,“朝花夕拾”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同时也展示了新材料与传统工艺的碰撞,为“传统手工艺如何生存”这一话题提供了思考。
“万物有灵”作为全球性艺术展览,首站亮相于2016年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此次上海站展览将持续1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