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从农民房屋变迁看宝山罗泾变化

2018-11-23 16:59:29发布71次查看
  宣讲:罗泾镇严苏伦
我是一个农村出身的孩子,来自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罗泾。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在求学毕业找工作时,都会面临一个难题:是回农村去?还是继续留在大城市留在大城区?我轻而易举地做出了选择:我要回去!要问我为什么?因为我家在罗泾有房呀!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了。回到故乡当然是因为我对罗泾这片土地有着热忱与热爱。
农民房屋变迁
罗泾变化
从农民房屋类型看,先后有草房-瓦房-楼房-洋房这样的形态演变。
在我的记忆中,我家也是从两层楼的普通楼房翻造成了洋房,又经历了拆迁,住到了现在崭新的居民楼小区。
我一点点地长大,也见证着罗泾从一个满是稻田的小镇逐渐发展成为了农业和工业并驾齐驱的新兴园区。
看罗泾农民住房的变迁,也可见证一段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逐步强起来的历史。
“惨象”罗泾
小时候,住在老宅子里,我爱听爷爷奶奶讲故事。他们告诉我罗泾有着惨痛的历史。
1937年7·7卢沟桥事变,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日军的进攻遭受到上海军民的顽强抵抗,只得从罗泾长江滩小川沙登陆,迂回进攻上海。鬼子登上岸后,实行惨无人道的大烧杀。在那时,罗泾地区百姓的住房几乎全部烧毁。
“黑白”罗泾
解放前后,百废待兴。罗泾百姓普遍以草房为居,到了60、70年代,农村经济发展,瓦房兴起。
较普遍的草房
爷爷奶奶说那时候他们自己挑砖挑瓦,亲手建起房子。由于草房、瓦房色调单一,当时的罗泾百姓生活也非常单调,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黑白生活。
农村生产力发展,窑厂新罗棋布,为罗泾农民翻建瓦房奠定了基础。
70-80年代是普通砖瓦结构,空心墙,石灰粉刷。90年代开始外贴瓷砖,但是结构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功能以简单居住为主,厨房为柴火灶,用水为河水和井水,卫生条件比较差。
单层的瓦房变成二层的楼房
罗泾农民开启了建房2.0时代 “色彩”罗泾
和城市居民告别黑白电视机,用上彩色电视机几乎同时代,罗泾的农民开始摒弃以黑色为代表的瓦房,开始建具有多彩瓦盖顶、铝塑合金门窗装饰的洋房--别墅,形成了农民住房百花齐放的多彩格局,开启了农民楼房3.0时代。
农民不仅住进了别墅结构的洋房,而且随着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民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文娱、医疗、教育等资源也向农民居住地倾斜,极大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最近几年,没有翻建洋房的农民家也都申请改建了别墅洋房。截至目前,80%以上的农户都建起了洋房,在罗泾肖泾村、海星村、花红村等,有成片的农民别墅区。在镇区内,金色宝邸、宝虹家园、宝平家园、宝悦家园、宝祥家园、阀门新村、陈川新村、陈东新村、陈行街17号、北郊壹号、罗宁雅苑等小区陆续建成,整体城镇化推进迅速。
经济建设
经济转型深入推进,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的台阶。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发力,实行了村经委托镇管,淘汰落后产能释放土地1000亩,农业产业化规模和优秀农产品知名度不断提升。
社会事业
区内硬件设施一流的罗泾中心校、罗泾中学迁入新址,十字挑花等非遗项目获得传承,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健全,村居文娱活动丰富。
城乡建设
从原来南北仅有一条沪太公路,到南北三条通衢,东西三条主干道,农村实现村村通公交,新市镇初具规模,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自然村庄改造完成,农民建房有序推进。
社会治理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村村建立综治警务室,技防人防手段齐备,村民安居乐业。
“未来”罗泾
   党建引领建设美丽乡村
贯彻落实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完善“民情日记”、组团式联系服务等机制,巩固区域化党建成果,提升网格化党建质量,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环境优势烘托特色小镇
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大力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力争每年1-2个村跨入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为工作目标,整合各方资源,逐步形成一村一貌、一村一特色。
依托环境生态优势,形成特色农业休闲风貌区,打造千亩水产养殖基地、千亩高水平良田,完成环绕新镇核心区的“蓝色水道”和“绿色步道”的建设。
经济转型提升发展潜力
以农兴旅,以农兴业,推出了罗泾十大名菜,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以高端物流、冷链食品和邮轮船供为主业态的罗泾港配套产业园区和以汽车零部件制造为主业态的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层次向中高端迈进。
文化底蕴焕发宜居魅力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罗泾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字挑花”将被进一步挖掘传承,并随着时代的发展,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便捷服务提升生活质量
改建两家养老院,对镇域内60周岁以上户籍居民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完善家庭医生工作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配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社区、均衡布局。
未来罗泾人民的房屋将不再以楼层的高低、房间的大小、墙面的材质来评判宜居水平,而是以生态环境建设为新目标提升人民的居住环境。千户人家,农家别墅亮丽富有,依水而立,绿树环抱,农家住宅小院子,一院一特、诗情画意,这样的美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而是未来罗泾美丽庭院的真实写照。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