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开立满四年 首批试点银行获得感几何?

2018-11-23 15:31:30发布60次查看
  2013年9月29日,万众期待的目光中,红色幕布缓缓揭开,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揭牌,伴随着的还有包括8家中资银行在内的36家上海自贸区首批注册企业。
如今担任交通银行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行副行长的温婷,亲历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当天,交通银行上海外高桥支行当天正式升级为交通银行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行,温婷与其他60余名自贸区分行同事从这一天起,成为上海自贸金融创新试点的拓路人。不过,自贸试验区分行的从无到有还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
首批试点建立“ft账户”
上海自贸试验区建成伊始就肩负了一项重任,为中国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创新进行先行先试。建立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体系,使金融机构能够为客户在自贸区分账核算单元开立规则统一的本外币账户,既便利自贸区内企业办理跨境资金汇兑业务,又帮助境外企业在自贸区按准入前国民待遇获得金融服务,则是衡量自贸区是否承担起中国金融开放“试验田”重任的重要标尺。
2014年6月18日,包括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浦发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银行及招商银行上海分行在内,7家通过风险审慎合格评估的银行与相关企业签订了自由贸易账户开立协议。
ft账户体系建设如期落地,标志着自贸金融改革正式步入了全新阶段。但温婷也向记者坦言,ft账户设立之初,银行只是通过ft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类结算汇兑和存贷款业务,为自贸区内企业提供大量较低利率的人民币ft贷款,虽然ft账户利率市场化的优势初显,但显然还有较大的功能提升空间。
抓住创新试点关键节拍
2015年,自贸区金融创新开始提速。当年2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境外融资与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出台,标志着自贸区内的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提供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的金融机构,可依托ft账户从境外进行融资,由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境外融资杠杆率、风险转换因子、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方式进行风险管控,有效扩大了自贸区内企业和机构主体的外债额度。
创新试点的步子大了,交行抓住了这一关键节拍,鼓励客户办理ft账户境外融资业务,率先办理了市场首单自贸区内财务公司分账核算单元人民币和美元境外融资业务,实现了通过境外市场降低自贸区企业融资成本的目标。
通过ft账户帮助客户“拉平”境内外不同融资渠道的“差价”,促进国内企业“走出去”、吸引境外企业“走进来”,令温婷这样从业多年的“银行人”倍感激动。对首批试点建立ft账户的银行来说,随着ft账户体系建设的深入和自贸金融服务的扩大开放,银行也挖掘出更多提升对境内外主体金融服务水平的空间。
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即将增设新片区的当下,温婷表示,交通银行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行将通过交行丰富的ft账户交易功能,增强对境外主体和境外项目的展业尽调能力,为“一带一路”建设相关企业及项目提供各类风险化解、风险参与以及风险分散服务,推动转口转卖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金融服务创新。同时,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以及信息科技、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的发展,优先支持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创新。依托ft账户功能进一步深化,自贸区内银行也将为跨国企业提供全功能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资金集约化管理服务,有效规避汇率风险,从而进一步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