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劳动报》报道,昨日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科委主任张全介绍了《关于加快本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若干意见》。《若干意见》围绕“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优化创新政策环境”和“提升政府创新服务水平”等四方面,提出了12项政策措施。预期到2020年,全市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1.5万家左右,营业收入超过3万亿元,利润总额达到2800亿元,研发费用投入超过2000亿元;到2022年,全市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过2万家,加快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今年利润2千多亿元
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9200家。2017年,本市高企申请发明专利共计28539项,同比增长18.56%,占全市当年发明专利申请量的52.17%。目前上海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五。排在上海之前的包括广东、北京、江苏、浙江。
上海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虽不是全国最多的,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质量还是取得了喜人的成果。截至今年9月,上海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3万亿元,实现2千多亿元的利润。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过80%、营业收入占比接近50%,全国排名第一,户均净利润和上缴税金全国第二。
目前,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呈现的特征包括,技术创新主体多样,有院所,有企业,也有高校。上海高新技术企业中,聚集了一批高端就业人口的主体。在去年新增就业的27万人中,高新企业的新增量占到46%。说明这几年适合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更高端的人才,在新增量里面的比例越来越高了。从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角度来看,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2300多件,占到全市的一半以上。特别是国际专利占到30%以上。
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成本
根据《若干意见》,上海将进一步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成本,实施高新技术培育企业研发支持机制,对入库企业给予一次性20-200万元的支持,加大“科技创新券”和“四新券”的使用力度和支持范围;同时,优化科技金融生态,鼓励商业银行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主动授信,拓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落实高新企业所得税优惠,企业研发费用按75%比例加计扣除,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
《若干意见》还明确提出,减少高企认定环节和时间,取消月度数据申报、专利上报资料、查新报告、产学研合作报告等申报表格;改革申报流程,取消不合理的前置环节,用好中介机构专项审计报告内容,相关部门加强事后监管;加快审核速度,实行放开申报、即时受理,每月开展审核。加快专利审查速度,对注册在浦东的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领域的企业,可通过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审查通道,进一步缩短专利授权周期,并争取扩展到全市范围。
打造科创板“孵化器”
此次的意见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是一大政策亮点,上海将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将技术领域符合《国家重大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及科技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模式、新业态,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较好市场前景的科技企业,纳入科技企业库培育。
市科委主任张全表示,在上海证交所设立科创板是总书记交给上海的重要任务,也是上海未来发展的强劲动力之一。建立科创板无论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还是从科创企业的角度都是相得益彰的。
上海市科委将从科技角度来提供服务,使上海有更多科技企业,从种子、小苗苗孵化到转化成长。《若干意见》的出台,也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即将推出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也可以称之为未来科创板企业的孵化器,相信今后在这个库里会诞生一批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骆大进介绍,目前中国证监会、上交所和上海市相关部门正积极协同推进。市科委正联系服务广大高新技术企业,帮助科技企业抓住这个重大契机,通过在科创板上市,实现融资,从而更好、更快地发展。(作者:王嘉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