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静安区南京西路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组织南西社会组织优秀人员赴广州开展交流学习活动

2018-11-21 10:24:00发布78次查看

近年来,广州市社会组织发展迅速,目前广州的社会组织数已超过7500家。为了加强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社会组织的发展,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指导下,静安区南京西路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和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于2018年11月13日至11月17日组织南西社会组织人才“羊城”攻略——赴广州交流学习活动。旨在推进南京西路街道社会组织骨干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社会组织人才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架接与外省市优秀社会组织共同发展的桥梁,从而使南西的社会组织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美丽的岭南,气候温暖,物产丰饶,地处岭南的广州更是因其一年四季均有鲜花盛开而被誉为花城;因其历史悠久,更有神话,传说骑着五色羊的仙人为当地百姓赠稻穗祝福,广州因此又被称为“羊城”;近现代的广州又是一座英雄城市,轰轰烈烈的中国革命风云同样在此留下辉煌的过去。广州市的社会组织也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截至2017年12月底,广州市共登记注册社会组织7594家,2012年以来,广州市社会组织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数量年均增长9.7%,社会组织的发展呈现出制度化、社会化、品牌化、专业化、生态化等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南西街道辖区一行20人抱着“学而不厌”的态度,来到了这座繁花似锦的城市。
一、社会组织党建“红色生态链”——凝聚,服务,引领
与上海不同的是,作为全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起步较早的省会城市,广州在2010年就成立了社会组织党工委(2012年更名为“社会组织党委”),初步搭建起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管理机制。随着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广州正探索实施社会组织党建“红苗工程”,把党的工作融入到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全过程”,孵化“红种子”、培育“红树苗”、植造“红树林”,推动党建工作在基层生根发芽,从而构建一条完整的“红色生态链”。
在参访交流的过程中,大家也能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当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并非只流于表面和形式,在广州,社会组织成立时就需提交《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承诺书》和《社会组织党员情况调查表》,同步开展党建工作。广州还组建了党员志愿服务队,依托社会组织党组织,深入社区开展矛盾纠纷调解、社会环境整治、社会治安巡逻、特殊群体慰问等服务活动。
让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位于白云区三元里的党群服务中心,依托广州市法泽城市与公益研究中心,成立三元里共治议事会,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集合了社区中本地户口居民和外来流动人口(来穗人员)中的党员各三名,居委会书记带头,引导社区居民直接参与社区管理,短短几年时间,三元里实现了从一个远近闻名的“黄赌毒”“脏乱差”城中村一跃变为广州市社会综合治理的示范村。
广州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之路,把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放在最核心的位置,这样一种做法有利于探索新时代主要矛盾视野下的社会治理创新模式,构建多元共治的参与格局,党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凸显了社会组织在营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的积极作用。
二、社会组织资源平台——品牌,链接,深化
广州在搭建资源交流平台上,尤其是社社联动、社企联动,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行业协会和商会这类社会团体,组织机构完善,并能够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起到了极强的带头作用。据了解,不管是政府招投标项目还是基金会举办的公益创投中,有相当比例的资金需要组织进行自筹款项,行业协会和商会则会自发对这些社会组织进行资助,帮助有着公益心、为社区服务的社会组织解决一部分的资金问题。这也是社会组织运作中最容易碰到的问题,特别对于刚刚成立的组织来说,不仅有活动开支、还需要日常的人员经费和管理费用,仅靠政府提供的购买服务项目款项是远远不够的。
在和当地的社会组织座谈交流中,大家提及最多的无非就是如何获取更多的资源。而在广州,这个问题似乎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真正做到“一呼百应”。正如番禺区社联会的法定代表人说的,一个社会组织成立时就必须要有正确的目标和定位,竖立自己的品牌,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和存在意义;做好前期需求调研,密切关注政府热点、难点,聚焦社会问题,多元融合;完成项目时要依法依规、专业高质量地交出答卷;只有做到以上这些,提升组织各方面能力,才有机会让社区资源捏到自己的手中,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
三、社会组织人才培养——专业,聚力,创新
来到中大社工服务中心北京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让大家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与上海的“社工”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做法,广州的社会工作者,通过通过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项目深入到社区为居民解决为老、青少年等各项社区服务,而社区工作者则是社区基层的管理行政人员,在职能上互不交叉,但在工作中又是相辅相成的。对基层来说,这是最好的模式。一是解决了基层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二是实现了社工专业人才从事社工专业岗位;三是确保了居委会和社工站各司其职,协同发展,行成合力。
这就使得广州的社会组织都有属于自己不同领域的专业团队,在这次参访的几家机构中,都根据对人才的需求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不仅机构内提供培训,在区级、市级层面,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广州市社会组织学院等拥有强大专家团队的专业社会组织也提供一系列的培养课程和能力建设。
如何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对于社会组织来说是与资金同样重要的问题。社会组织的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极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还需要无私的奉献精神。这一特质在广州的社会工作者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山大学的社会学系教授贺立平为此介绍,在广州,对于各种职业的偏见较少,大学毕业生吃得起苦,对于社区工作有热情。尽管待遇不高,却能够投身于公益事业中,这就构建了一种“人人公益”的良好社区氛围,社会工作者的存在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在社区中也能看到为年长者提重物送到家中的志愿者,在狭小的街区内维持交通秩序保障行人安全的志愿者,还有对“垃圾不落地”进行监管支持美丽家园建设的志愿者,都是常态化的工作。
通过为期五天的参访学习,小伙伴们都深感不虚此行,在深入的交流中,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使命,也从前辈、同仁那里收获了许多关于项目管理、人才培育等优秀经验。社会组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重要阵地。在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参与基层创新社会治理的工作中,社会组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坚持在党的引领下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才能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提升自我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整体品牌效应,更好地为社区、为政府、为人民服务。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