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办公解“急难愁盼”问题 跟踪服务办“衣食住行”大小事
2018-11-20 10:48:52发布43次查看
本报讯(记者 张晋洲)再过几天,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增资1亿美元的扩建和改造项目即将开工。这家跨国巨头的增资项目能继续留在松江,离不开区经委和经开区管委会的精准服务。着力改善营商环境,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全区各街镇园区利用大调研的契机,不仅解决了一批企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问题,还把服务触角延伸到了企业“衣食住行”的大小事上,截至今年10月底,全区各调研主体共走访调研企业9.6万多家。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松江的外资企业,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经过20年的发展,面临着现有场地不足的困境,并有意向在其他地区另觅发展空间。得知此事后,区经委、经开区管委会积极联系企业,多次上门协调沟通,为百事食品提供了一整套有针对性的完整方案:把存量收储的厂房批租给百事,作为百事项目一期改造和二期扩建项目用地,在土地招拍挂及后续办理土地证、施工许可证方面提供一站式的“店小二”服务;对公司在容积率、建筑高度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区相关部门通力协作,一事一议。 全方位的服务赢得了百事总部的认可。今年8月初,百事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等高层来松签署了增资扩产协议,宣布增资1亿美元用于扩建并改造公司。扩建后,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达到70多亿元,有望实现年利润2.2亿元、年税收5.2亿元。 通过大调研,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全区各调研主体纷纷主动作为。佘山镇用高效和精准的“保姆式”服务为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蒂森克虏伯电梯公司用于扩建电梯主机曳引机生产规模的二期项目,旨在将松江工厂打造成全球曳引机的制造基地,被列为g60科创走廊重点产业项目之一,施工过程中小困难几乎天天有、大困难时常有。佘山镇通过日日联系、周周反馈的“保姆式”跟踪服务,不推不拖不等,想方设法彻底解决问题,最终,9个月不到,1.1万余平方米的土地从毛坯变成规范厂房。泗泾镇则在大调研中走访民营、外资等各类企业12227家。针对企业提出的“政企信息不互通”等119条问题,泗泾镇拟定了《泗泾镇智能制造产业政策二十条》《泗泾镇人才公寓管理实施意见》等,解决人才住房、扩建厂房、员工培训等问题。 既要细心呵护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更要关注企业发展中的各种软硬环境,为企业找到“家”的归属感。日播时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由于厂房扩建,原员工停车处成了工地,停车位严重不足。中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夏爱军现场办公,摸清企业所需停车位数量及停放时间后,立即与企业对面的茸祥医疗科技产业园区取得联系,协调出100个车位无偿租借给日播公司。针对企业提出员工“留不住”的问题,中山街道正在与区房管部门积极接洽,有望试点成熟小区保障房人才公寓租赁计划。同样针对人才公寓问题,小昆山镇一方面挖掘现有资源,对现有的1.1万余平方米拟改造人才公寓做好相关配套,另一方面完成了新建人才公寓选址及建设规模设计,拟用50亩土地新建4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 坚持落实“上海服务”的品牌理念,切实增强服务企业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全力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新桥镇着力强化制度建设,建立重点企业环保“一对一”服务机制,及时消除企业顾虑,确保企业安心发展;建立项目专人跟踪负责制,落实“一企一人、一企一表、一周一报、一月一会”制度,加快企业项目落地、开工、竣工;同时完善镇党委、人大、政府班子成员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建立镇中层干部挂钩联系中小微企业制度,为企业排忧解难。车墩镇则坚持党政班子领导走访企业不松劲,今年9-10月共走访企业102家,收集到了加大土地政策扶持、完善周边生活服务配套、提升交通便捷度等企业困难与需求。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