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亮相普陀商圈 以后购物再也不怕“第三只手”
2018-11-19 20:24:30发布34次查看
月星环球港自2013年开业以来,随着人流大量聚集和品牌企业入驻,“四大难题”严重影响了商场及周边的治安环境成为亟需破解的问题。
一是大客流管控难。环球港与轨道交通3号、4号、11号、13号线贯通或相邻,日均人流量达1.3万余人次,高峰时段(双休日)达5万人次,商场每年举办各类活动70余场,一旦管控疏导不力,极易引发聚集踩踏等公共安全事故。
二是消防安全管理难。环球港虽建有相当数量的消防安全设施,但商场、酒店、商务楼消防维保工作分属不同公司,给消防隐患及时发现、合力处置带来不便。
三是企业人员监管难。除商场日均万余人客流量外,其购物商场从业人员多、商务楼宇企业多、商务酒店入住人员多,加大了对相关企业、人员日常监管难度。
四是突出类案防控难。商场在智能安防建设前,扒窃拎包案件月均发案量达30.2起,对商场购物环境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而环球港商场总建筑面积达48万平方米,其中共有商铺574家、从业人员超6000人,但安保力量仅310人,防控力量明显不足。
针对上述情况,普陀公安分局按照“政府主导、公安引导、企业自治、社会协同”的工作思路,对接原有的地理信息地图开展智能安防建设,对环球港商场分层分户进行了三维建模工作并嵌入实有警情、安防力量、感知设备、实时客流等“一标六实”数据构建起了商业网点安防新模式。
主要做法包括:
一、动态预警防止客流聚集。在活动场次最多的b2中央大厅安装4个智能视频监控,并利用自动识别技术,对现场人流进行动态监测、实时预警,有效指引落实人流单向疏导、启动下沉式防火闸门等措施,严防发生聚集踩踏事故。下一步,根据商场内人流聚集、活动场次等实际情况,将视情在前期排摸出的20余处人流密集区域推广应用。
二、实时巡查排除消防隐患。在月星环球港商业综合体加装了烟感、温感、喷淋等消防感知设施48000余个,在餐饮场所、疏散通道、非机动车充电场所等重点区域张贴“二维码”1700余个,由分局管理后台下发的隐患巡查任务,巡查发现的隐患以图片形式,由系统自动推送至责任人进行督改,形成了消防隐患巡查、发现、治理的闭环。下一步,将研发火灾风险评估模型,建立分级预警机制,依靠核心算法自动报警,及时推送指令,逐步实现隐患感知、火灾报警、应急处置的全流程智能化。
三、智能监控辅助人员监管。在凯悦酒店大堂入口、客房电梯口,以及双子塔商务楼闸机道口安装了6个具备智能识别功能的监控探头,对进出酒店人员图像进行实时采集比对,进行入住人员筛查并防止非入驻人员不登记进入酒店;同时,对商务楼内从业人员身份进行实时核查比对,累计发现并补录未采集信息从业人员59人,弥补了商务楼宇管理“漏洞”。
四、智能识别助力案件防控。在商场内主要出入口,以及人流量大、案件高发区域布设了27套智能识别系统,将识别到的信息与内部数据库进行碰撞比对。截至目前,共抓获扒窃拎包对象10人,网上逃犯18人,月均发案数从30.2起下降至3起。同时,系统自动对可疑人员实行“计数”,区域内同一时刻出现10人以上将自动报警。下一步,将深化商场大厅立杆式360度“鱼眼”高清监控探头应用,研发高空抛物发现追溯模型,提升对肇事人员追踪溯源能力。
自开展智能安防建设后,月星环球港在经营管理上获得了明显收益,商场商铺的出租开业率同比上升20%,商场销售额同比上升36%,营造了安全购物的品牌;企业聚集优势愈发明显,入驻企业、从业人员信息准确率不断提升,企业员工和客户的安全感明显增强。
普陀公安分局下一步将把在月星环球港的成功经验推广至全区范围,持续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上下功夫,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城市安全管理智能化,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不断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普陀城市管理的品质、品牌。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