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阵秋雨,瑟瑟寒风,抵挡不住“江浦汇.宝地中心”党建服务站内的暖意融融。
近日,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与街道全面开启共建合作。今后,在党建引领下,校地双方将在党建联建、文化交流、智力支撑、创新创业等多方面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颖,江浦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章爱敏,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郑阳,江浦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郑一鸣出席活动。复旦大学国文院师生代表、街道各基层党组织党员青年代表等参加活动。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颖,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章爱敏与校地双方党员青年代表一起为“复旦国交院—江浦街道”党员青年社会公益实践基地揭牌。
相信在校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合作共建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结出更多硕果。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颖表示:学院将依托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为街道提供文化交流、学术调研等多方面的支持与服务。同时,也将充分整合师生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开展各类公益服务活动。
江浦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章爱敏表示:在党建引领下,开启校地双方共建合作,对于街道来说是一个重要契机。街道要依托新成立的“复旦国交院-江浦街道”党员青年社会公益实践基地,主动对接学院需求,打通学生走出校门的入口和通道,为学院师生搭建实践公益的舞台、锻炼发展的平台、合作交流的讲台,不断提升共建合作水平,打造区域化党建新亮点!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郑阳,江浦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郑一鸣签署校地共建合作备忘录。
今后,校地双方将用好用足各自的优势资源,不断深化合作领域,不断健全合作机制,不断加强交流互动,真正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李洁介绍了首批校地社会公益实践项目。
首批实践项目是根据合作备忘录中明确的框架,结合双方实际需求及资源优势所拟定的,在不久的将来会逐一落实落地。
李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设计工程师、党支部青年党员和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师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从服务的需求侧和供给侧等方面分享了感受、体会,表达了对于活动的期待。
与会人员还一同观看了复旦国交院“院庆30周年纪念”短片以及江浦路街道党员教育片《平凡的一天》。
启动仪式后,还开展了“彩绘马克杯”创意活动,大家用线条勾勒出合作共建的美好未来。
今天的活动仅是合作共建的开始。
今后,江浦路街道将以党建群建为纽带,推动街道与学院全方位的交流互动,不断拓展合作领域,认真谋划共建活动,双向提升社区党员及学院师生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