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双十一 嘉定京东“亚洲一号”无人仓新增黑科技
2018-11-19 9:13:03发布41次查看
据嘉定区消息,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潮刚刚落下帷幕,对于电商平台而言,这是一次物流服务能力的终极考验。去年10月,位于上海嘉定工业区的“亚洲一号”基地亮相,作为全球首个正式落成并规模化投入使用的全流程无人的物流中心,已成为中国智慧物流的名片。在今年的11.11期间,京东物流和“亚洲一号”无人仓黑科技加持,爆发强大物流能力。
早在今年6月底,京东已经有27个不同层级的无人仓投用,使京东的日订单处理能力同比增幅达1415%。到“11.11”期间,京东共有50个不同层级的无人仓投入使用,分布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广州等全国多地,而上海“亚洲一号”已经成为京东物流在华东区业务发展的中流砥柱。
在仓内打包环节,京东物流今年首次启用了智能包装机。该设备通过磁悬浮技术,可以实现每小时打包1000件包裹,较传统的打包作业提升10倍;它一年节约的胶带长度累计可达2500多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到新疆乌鲁木齐的g7高速的总里程数。磁悬浮技术是智能包装机的一大亮点,其嵌入了磁悬浮轨道和用于运送包裹的智能托车,最高速度可达5米/秒。
在软件方面,京东物流自主研发了能操控全局的智能控制系统——“智能大脑”,从仓储到拣货、打包,再到分拣、出仓,所有环节的无人化操作都由“智能大脑”自主决策与指挥。在上海“亚洲一号”全流程无人仓内,智能大脑能在0.2秒内计算出300多个机器人的680亿条可运行路径,并做出最佳选择。
今年11.11期间,购买高值商品(如箱包、钟表等),将享受到“京尊达”的配送服务。届时,经过商务礼仪培训的高颜值帅哥,将为消费者带来“专人、专车、专线”的顶级配送服务。“京尊达”服务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西安、沈阳、武汉、杭州九个城市开通,上海地区除崇明岛以外,都支持配送。
无人仓内,由货架穿梭车、搬运机器人、分拣机器人、六轴机器人等物流机器人构成“机器天团”,实现了货物从入库、存储、包装、分拣的全流程、全系统的智能化和无人化。而在配送环节,京东物流透露了物流机器天团的一位新成员——“外骨骼机器人”。它不会拣货、分装、配送,因此并未运用在“亚洲一号”无人仓内,但在11.11这样的物流高峰期,将它“穿”在身上,能减轻配送员的劳动强度。京东物流表示,未来它将和京东新一代的无人机、配送机器人、智能购物车、巡检机器人一起,运用在“最后一公里”配送上。
无论是订单处理能力,还是自动化设备的综合匹配能力,“亚洲一号”无人仓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将有效缓解11.11潮汐订单带来的压力,而京东物流的步伐不止于此。
今年5月,京东物流提出了无人仓世界级标准,即三个“极”——极高技术水平、极致产品能力、极强协作能力;五个“自”——自感知、自适应、自决策、自诊断、自修复;一个“优”——成本、效率、体验的最优。这不仅是京东下一阶段无人仓发展的目标,也提出了无人仓建设的行业标准。
京东物流产品规划部负责人在之前的采访中,将仓库的发展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而目前京东无人仓处于第四阶段。首先是传统仓库,特点是人工作业为主;其次是智能型仓库,部分环节实现无人化;再次是少人型仓库,大部分环节作业的无人化,复杂作业仍需人工辅助;第四阶段无人型仓库,特点是仓储作业全流程实现了无人化,目前在电商行业,京东无人仓属于全球唯一一个已建成并使用的此类仓库。
最后,终级无人型仓库,是无人仓发展的最高阶段,特点是在第四阶段基础上,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应用,全品类、全业务类型都实现无人作业。
目前来看,无人仓的建设,大幅度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作业效率是传统仓库的10倍。今后,京东无人仓的创新点将聚焦于如何适应更多品类商品的订单处理,并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控制好成本。
未来,京东将朝着终级无人型仓库的目标迈进,借助智慧物流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应用,无人仓的作业模式将覆盖所有品类、所有业务类型。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