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淅沥沥的雨已经下了两天,阴冷潮湿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预计阴雨天还要持续到周日......
小编想问大家:一下雨,腰啊膝盖啊就开始难受;再来个一降温,手脚冰冰凉,恨不得立刻把羽绒服裹在身上……
其实,你感受的这种冷,不仅是天气变化的缘故,很可能是寒气入侵。俗话说“十病九寒”,“百病寒为先”,什么是寒?自己是否真正受寒?小编今天为你解读...
中医认为:机体由气构成,这团气“动则生热,静则生寒”。身体有寒实际上是气机偏于静止,活力不足的表现。
入口一:脚底
家里老人常说,寒气从脚底进去,坚持叫我们穿袜子。因为脚和心脏之间的距离是最远的,供血相对较差,加上脚的脂肪层薄,御寒能力差,所以容易受寒。
一旦脚底受寒,比较容易出现呼吸、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疾病,如感冒、咳嗽、呼吸道感染、慢性腹泻等,女性可出现月经失调,诸如痛经、闭经等疾病。
穿合适的袜子,切勿光脚在地板上走,冬天在家穿厚软的绒鞋;遇到鞋袜湿了尽快更换;经常脚凉的,可以选择热水泡脚(但有糖尿病的患者要谨慎泡脚)。
肚脐与腹部的其他部位有所不同,脐下无肌肉以及脂肪组织,血管丰富。肚脐受凉后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防寒支招
避免穿露脐装、低腰裤等;电扇、空调的风尤其不要对着肚脐直吹。
这里的“口”指的是饮食不当,食生冷冰品或者寒凉性药物等,直接把寒气送入口中。
防寒支招
要少吃生冷冰品,平常做饭时可适当放点葱、姜、蒜,三餐都最好吃温热的饭菜。
1
以温开水为主要饮品
过多吃生冷食物,就相当于在体内开了个“大冷库”,长此以往,寒气就会在体内安营扎寨。
一年四季都应以温开水为主要饮品,天冷时还应通过饮食祛寒,葱、姜、蒜、辣椒、牛肉、羊肉这些 温热的食物都有助驱寒。
着宽松衣物
在冬天,频繁进出空调房,容易使寒气在体内累积,因随时增减衣物。
穿过腰过腹、利于腹部保暖的外套为佳。不建议穿紧身裤袜,不利于血液循环,人只会更冷。
晒后背
在下午有太阳的时候,每次晒半小时左右为宜,边晒边拍打按摩,有助调理五脏气血。晒后背能起到补阳气的作用。
4
穿双厚底鞋
选择有一定厚度,且以牛津、橡胶材质为底的鞋,最好垫上鞋垫。
尤其是女性朋友,在天冷时还穿着单鞋,甚至露着脚背,即使鞋底够厚,寒气依旧会从裸露的部分入侵,建议选择包裹住脚面及脚踝的鞋。
另外,脚容易出汗的人可以随身备一双袜子,可以及时更换湿袜。
5
避免光脚下床
无论你早起也好,还是半夜上厕所,很多人都会迷迷糊糊不穿拖鞋,心想反正也就一、两分钟的事也没什么,但长此以往,地板上的寒气容易通过足底进入身体。
头发干透再入睡
晚上洗好头及时吹干头发,避免头部受凉,湿头发睡觉易引起头晕、恶心。另外有许多朋友喜欢早起洗澡,尤其在冬天,没有吹干的头发极容易导致头痛、头晕,易感冒。
健康是靠自己一点点攒出来的,少吃一口冷饮,多加一件衣物,调高一度冷气,多动一下身体,寒气自然不会把你当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