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之际,区域内省市如何搭乘一体化“快车”,发挥城市特色优势,深度融入上海,顺势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合力,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了诸多省市在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泰州,作为扬子江城市群中部枢纽城市,与上海“同饮一江水,渊源久久长”,在经济、文化、科技交流上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长江经济带沿江高铁落成后,泰州更将融入上海“一小时城市圈”,上海市民可以更方便去感受泰州兼容并蓄的人文之美、风雅水韵的自然之美、安定祥和的生活之美。
在日前“这里是泰州”上海媒体见面会上,泰州市委书记韩立明提出,努力成为服务上海的“后花园、卫星城”,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后起之秀、服务新星”,为促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贡献泰州力量。
泰州之美,不仅美在自然风光,更美在人文底蕴。
/ 戏如人生,人生亦如戏 /
“举手投足一颦一蹙,嬉笑怒骂似嗔非嗔。” 泰州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故乡,也曾被誉为“梅派之城”。京剧票友可以循着“梅开中华”、“梅香四海”、“梅骨铮铮”、“梅德如玉”、“梅根泰州”5个展区追寻梅先生“才貌无双、一代完人”的一生。
梅兰芳纪念馆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位于泰州市区凤城河畔,是一座以明清建筑为主体的园林式纪念馆,三面环水,绿树成荫,风景雅致。
更值得一提的是纪念馆为一个生态园林与京剧文化相结合的人文景观,是小型园林式名人纪念馆中的翘楚。
馆内陈列着梅兰芳先生在各个成长时期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生活用品和演出道具,同时也运用先进的声光技术再现了梅先生的演出实景。
章诒和曾表示,艺术是个奇异之物,有些人与事,可谓“空前绝后”,比如李白的诗,司马迁的文,王羲之的“快雪时晴”真迹,还有梅兰芳的戏。
不至古街区不知泰州竟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不漫步古街水边,又怎知生活的慢与舒适。
稻河古街区是泰州最重要的历史文化片区,也是泰州率先保护复兴的历史文化片区。稻河景区形成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为泰州最大的泰式民居建筑群。
涵西和五巷分居东西,稻河和草河贯穿南北,江水和淮水相会其间。空间布局井然有序,泰式民居别具风情,历史积淀深厚,文物古迹众多。
稻河景区文昌水秀、古今交融。这里曾经依附旧城,管控北关,盐粮转运,舟楫相连,街河并行,桨声桥影,布局形态独特,街巷肌理鲜见,俗谓“进了五条巷,如吃迷魂汤”。
匠心独运的泰式古宅“修旧如旧”,漫步在悠长雅致的古巷中,常会有恍惚出世之感,仿佛千年岁月弹指一挥间,而容颜未改。
景区内还有从汉唐经两宋直至明清前后两千多年延续不断的古水井群,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中国古井博物馆,古井古瓦古建筑交相映衬颇具特色。
书籍是历史的沉淀,在厚重的历史古街中也藏着一方书香胜地——泰州书房。依靠窗边,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品读心醉的书籍,何尝不是人生一大乐事!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秋末冬初,泛舟游于溱湖之上,不禁让思绪飞回千年之前的江南水乡,水面宽阔静谧,湖水清澈见底,水中鱼虾嬉戏,湖心中的小岛已有候鸟迁徙而至。
溱湖是湿地中最大的湖泊,有水乡明珠之称。湿地公园内池、塘、沟、洼纵横交错,洲、滩、垛形成了星罗棋布岛屿,岛上有着大片水上森林和水生植物以及众多近水飞禽在树梢上筑巢。
湿地内更为吸引人的当属旧时皇家园囿才有饲养的麋鹿。麋鹿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又得名四不像。
据介绍,雌麋鹿没有角,体型也较小。雄性角多叉似鹿、颈长似骆驼、尾端有黑毛,麋鹿角形状特殊,没有眉杈。头大,吻部狭长,鼻端裸露部分宽大,眼小,眶下腺显著。四肢粗壮,主蹄宽大、多肉,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代带有响亮的磕碰声。而溱湖湿地的麋鹿也是从江苏盐城大丰湿地引进。
由于扬子鳄在冬眠期,很遗憾没有一度真容。不过稍后遇见的黑天鹅倒是让人眼前一亮。黑天鹅具有天鹅种类中最长的脖子,通常呈“s”形拱起或直立。而且特别识声响、通人性,听见人的脚步声,还会靠近嬉戏。
在湿地游船中,乘船的阿姨均为当地村民,在游船过程中,阿姨还会热情地唱一支山歌欢迎来客。
到了泰州一定要驱车去一趟兴化的李中水上森林景区。水上森林公园位于兴化市千垛镇内兴沙公路舜生桥附近,林地面积1050亩。栽种10万余株水杉、池杉等品种树木,高大茂密、生机盎然,已然成为一座别致的水上园林。
在李中水上森林,满目池杉由绿转红,乘坐竹筏穿行于水上林间,天然氧吧的空气荡涤心间。
“水袖流云刀马旦,青花粉墨武文堂”。都说看一座城不仅要看人看景更要看夜。
于深秋初冬,乘画舫船欣赏凤城河入夜灯光秀,体验梦幻水上风情。沿途还能在船舫中欣赏昆曲《桃花扇》,充分领略老泰州的民俗风情和苏中文化的魅力。
吃早茶被泰州人戏称为“早上皮包水”。茶也是泰州饮食的精华,最能体现市井风味。
烫干丝是泰州的传统地方小吃,早茶名点之一,色泽素雅,软嫩异常。特别是手工拉制的干丝更具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据传乾隆皇帝六下江南都品尝此菜。
泰州早茶以点心品类众多而闻名。有蟹黄蟹肉包、海鲜汤包、素菜汤包、豆沙包、虾仁蒸饺、秧菜包、马兰头烧麦等等,美味可口,物美而价廉。其中蟹黄汤包,更是全国四大名点之一,同时也入选全国金牌旅游小吃。
鱼汤面是泰州早茶中的“压轴戏”。鲜滑的面条送入口中,面条的爽滑弹劲、汤汁的浓郁鲜香都在一瞬间充溢满嘴。
不止早茶,泰州更是“舌尖上的中国”入选城市,是中国最大的螃蟹原产地,更是值得一去的品蟹目的地。泰州蟹美食素有“三大怪”的说法,即出水爬簖不够卖的溱湖簖蟹,不蒸不煮也当菜的中庄醉蟹,外温内烫难老外的蟹黄汤包。
沪泰两地同饮一江水,渊源久久长。何不趁着周末、趁着初冬,到泰州来享受尘世中的水城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