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竞竞 通讯员 杨睿)为了套取现金,典当行的鉴定师李某竟然淘来假货,并伙同好友陈某找来“客户”,将这些假的金条、首饰、手表、钻石等物品以他人名义存入典当行,侵占百万当金。近日,静安区人民检察院对李某、陈某以涉嫌职务侵占罪向静安法院依法提起公诉。
2013年6月,26岁的李某进入上海某典当行工作,开票、估价、检验、封存都由李某一人操作,利用这个职务便利他动起了歪点子。
由于缺钱,李某从不同渠道找来一些身份信息,虚拟出所谓的“客户”,并淘宝买来假的金条、首饰、钻石,以“客户”的名义存进典当行——既是来典当“贵重物品”的“客户”,又是收当品的检验师,李某自己一手完成操作,成功套取出典当行的当金。
宋小姐在2015年来典当一枚铂金戒指,李某看钻戒是真品,按正常操作给了宋小姐5000余元。之后李某用宋小姐提供的身份信息伪造了四次虚假典当,套出典当行现金8万余元,而这四笔当金都被他本人拿走。
由于套现资金数额大,需要支付高额续当利息,李某渐渐连每月归还利息也难以为继,害怕被老板发现的他找到好友陈某。
陈某按照李某的安排,几次来到典当行,只用出一个身份信息,再签几个字,十万块钱便到手了。他将套出来的十万块以高额利息放贷给了他人。陈某也曾介绍过几个人来找李某借款,如法炮制,由陈某收取利息,进行分配。
但二人合谋的“放贷计划”并没能维持下去,陈某放出的贷款中本息全部收回的并不多,二人的资金链断裂,而李某面对的是典当行巨额的利息。
据检察机关审理查明:一方面,自2015年2月起李某虚构典当业务171笔,涉及当票金额人民币400余万元,其中支付续当利息给公司197万元,实际侵占公司资金249万元;另一方面,犯罪嫌疑人陈某与李某结伙,由陈某介绍多人至李某处从事虚假典当行为,已通过上述方式虚构典当业务25笔,涉及当票金额67万余元。
近日,静安区人民检察院对李某、陈某以涉嫌职务侵占罪向静安法院依法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