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280件漆器集中亮相 时隔40年上海博物馆再展漆器

2018-11-16 13:39:44发布71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刘晓晶11月16日报道:上海博物馆有古代青铜馆、古代陶瓷馆、古代雕塑馆、历代书法馆等十一个专馆,但不少市民留意到,很少在上博看到漆器,上博的漆器收藏家底究竟如何?从今天至2019年2月24日,“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在上博展出,这是上博首次系统、完整地展出馆藏漆器,共280余件。展品中有百分之九十是第一次面向观众展出。
时隔40年上博亮出漆器文物家底
图片说明:漆器展现场
此次展览距离上博上次推出漆器展已有40余年。上世纪五十年代,上海博物馆在建馆初期就收藏了大量的漆器。在这批收藏的基础上,恰逢考古发掘湖北省江陵望山、沙冢楚墓、江陵凤凰山168号西汉墓和云梦睡虎地秦墓等墓葬中出土大量漆器的契机,上海博物馆于1979年11月与湖北省博物馆联合举办了“湖北省出土战国秦汉漆器展”,展示了荆楚地区出土的战国秦汉漆器。这场关于漆艺的视觉飨宴打开了人们认识中国漆器的大门,吸引了更多的学者关注漆器,推动了全国对漆器尤其是早期漆器的研究。
图片说明:彩绘漆镇墓兽,战国(475bc-221bc),湖北省荆州市刘家台25号战国墓出土,上海博物馆藏
为何漆器展不能经常看到?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仲谋表示,漆器保存非常不容易,它对温度、湿度要求很高,太干容易裂,太湿容易长毛,通常的恒温都不利于漆器保存。因此一直没有常设陈列。
而此次展览中不少珍贵展品亮相,宋元时期“黑漆螺钿楼阁人物图菱花形盒”、“黑漆螺钿人物图圆盒”为海外回流文物,国内罕见;常州博物馆藏的宋墓出土的“朱漆戗金人物花卉纹菱花形奁”、浙江博物馆藏北宋慧光塔出土的“识文描金舍利函”,分别代表了宋代戗金、描金漆器的最高水平,堪称国宝。
翻开漆器百科全书“千文万华”的漆器艺术品
图片说明:识文描金盝顶舍利函,北宋庆历二年(1042),1966年浙江省瑞安市仙岩寺慧光塔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
走进展厅,仿佛翻开了一本漆工艺百科全书。“漆彩飞扬”“清雅素髹”“雕锦镂华”“螺钿萋斐”“金髹彩妆”“闽风瑞光”组成六大工艺版块,年代从战国至近世,品种有彩绘、素髹、雕漆、螺钿、金饰、建漆等,包罗万象。虽然不能穷尽漆器工艺的全部,但也是漆器发展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实物之一。
“万文千华”展的策展人、上博工艺研究部原主任包燕丽介绍,战国至汉代是中国漆器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礼仪、生活、丧葬用品,都可以用漆器制作,各地墓葬中出土的以彩绘为主的漆器数以万计。而宋元明清时期是漆器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品种繁多,数量可观,以艺术品居多,出现了“千文万华”的局面。这也正是本次展览展示的重点。
图片说明:剔犀如意云纹八角奁,南宋端平二年(1235),福建省福州市北郊茶园村茶园山南宋墓出土,福州市博物馆藏
包燕丽告诉记者,中国是漆器的发源地,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距今7000年的漆器。但现在人们提到漆器,一般会联想到日本,联想到精致的莳绘工艺,英文单词日本“japan”就是漆器的意思,这是欧洲人对它的误解,以为漆器是日本的。殊不知漆器原本出自中国。
百里千刀一两漆这三个化妆盒非常讲究
古代漆器非常讲究“百里千刀一两漆”。也就是说,要走100里路,在漆树上割1000刀,才能得到一两生漆。而对于漆器制作来说,从选料、塑胎、髹饰至成品,大的工序有二十几道。而制作和阴干更是十分费时,故一器之成往往需要数月,成品还需要密闭在阴室里更长的时间。
“往往一毫米厚的漆就要上20层,一遍阴干后上第二遍,每天一般只能上两遍。也就是说1厘米厚的漆要上200层,需要100天完成,全部阴干后,才能施以各种装饰如彩绘、雕漆、金饰、堆漆、螺钿等,还要进行反复打磨。”包燕丽透露,一件漆器的制作少则数月,多则一两年。古人就说,“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是其制作高成本的真实写照,做一只漆器杯子要花百人之功,一个屏风要用万人之力。
古代能用上漆器做的化妆盒,一定是贵妇了。存放梳妆用品的镜箱,古称“奁”,流行于战国至唐、宋间。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展出的不少“化妆盒”见证了古代女性的精致生活。
图片说明:剔犀云纹圆盒,汉-三国(206bc-280ad),李汝宽家族捐赠,上海博物馆藏
在李汝宽家族今年捐赠前,上博还没有早期的雕漆实物。如今这一小小的圆盒正好填补了收藏的空白,盒壁剔刻着飘忽的变体云纹,纹样和手法皆为原始的形态,具有剔犀起源时期云纹的面貌。而云气纹正是汉代的主要纹饰。
图片:黑漆莲瓣形奁,南宋-元(1127-1368),1952年上海市青浦县重固镇章堰乡北庙村元代任氏家族墓出土,上海博物馆藏
这款奁虽是素髹,但形状完美。战国时奁多为扁圆形,到了宋元时期往高处发展了。这件藏品是同时期出土奁中体量最大的,最上层放铜镜,中间层放不同的粉、胭脂,最下层放梳子首饰。
图片说明:朱漆戗金人物花卉纹菱花形奁,南宋(1127-1279),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村前乡南宋墓出土,常州博物馆藏
此妆奁出土时给出了标准示范:首层一面菱花镜,二层是木梳、竹篦、竹剔及一对银扣漆粉盒,底层是小锡罐、小瓷盒。同墓亦出土一块龙涎香饼,当为宫廷御赐之物,可见主人身份。妆奁盖面绘二主一仆,二主分别手执团扇与折扇,相伴而语,女童捧胆瓶侍立于侧,也许她们是在商量着采什么花。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