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还记得小辰光乘过的“辫子车”吗?104年前的今天,中国首条无轨电车线路“出生”

2018-11-16 5:02:54发布60次查看

关于“小辫子车”,
你是不是有很多情结?

1914年11月15日,
中国的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
在上海正式运营,
它从今天的延安东路沿福建路到
苏州河边,总长1.1公里。
自此,上海电车发展史
翻开了新篇章。
许多老“上海宁”都是听着
电车电控声音长大的,
那种“嗡嗡”声记录了他们的童年。
电车的目的地,
也许是慈祥的奶奶家,
也许是欢乐的公园。
无轨电车承载着城市人文情怀,是“上海宁”弥足珍贵的“回忆杀”,也是上海公共交通发展史上无法磨灭的经典与传承。
今天,大家就随小交一起来回顾“辫子车”缓缓驶过的104年吧~
1914年,
中国第一辆无轨电车诞生
早在1908年3月5日,英商上海电车公司就在上海开通了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当时由于租界分割的地形限制,南北向路程很短,因此有轨电车的线路都是东西向的, 要解决南北向的交通问题就要发展无轨电车线路。
另一方面,相较于有轨电车,无轨电车有着更多的优势:不用铺设轨道,减少了投入的资金,而且无轨电车行驶灵活,两车相会时可以靠边避让,遇到路面问题可以随时调整路线。
1914年11月15日,中国的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在上海正式运营,这条线路总长1.1公里,南起郑家木桥(今福建中路延安东路),北至老闸桥南堍(今福建中路北京东路),中间只设置南京路一个站点,票价每站头等车厢2分,二等车厢1分。
后来它成为上海第一条无轨电车公交线路——14路,并延续至今。由于车顶有长长的电线搭在城市上空的架空电缆上,它被上海市民形象地叫做“ 辫子车”。
第一条无轨电车公交线路
有趣的是,由于当时的洋泾浜(今延安东路)河道还没有填没,河边的道路比较狭窄,车辆开到郑家木桥终点站后没有地方调头,只能在路面设置一个钢铁大转盘,车辆开上转盘后再用人力推动转盘使车辆转向180度再往回开。
用于车辆调头的转盘
据说,解放前上海公交用车都依赖进口,上海第一辆无轨电车就是英国制造。英商离开上海时曾断言:要不了多久,上海就会只剩轨道,没有电车。然而,上海工人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1950年 造出了全国第一辆无轨电车,1957年制造了全国第一辆国产公共汽车。
1950年全国第一辆国产有轨电车
上海无轨电车系统达巅峰
解放以后,随着城市不断发展,无轨电车的线路大大增多。上世纪90年代,上海无轨电车系统达到巅峰期,当时拥有电车线路20多条,车辆986辆, 营运规模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新型电车保留“小辫子”
老式“辫子电车”要靠车顶的电线搭在架空电缆上供电才能行驶,经常会发生顶部“小辫子”松脱,车子就开不动了,需要驾驶员或售票员爬到车顶把电线再搭上去,才能继续行驶。
2014年以后,不少老式“辫子车”报废,让人留恋不舍。车迷们租下即将“退休”的电车,重走上海第一条电车线路:东新桥—郑家木桥站,来一场“告别之旅”。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无轨电车并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十多条新型无轨电车线路得到保留。
新型电车为即充式电车,车身比旧电车长2米,车顶保留两根“辫子”,可以“边开边充电”,即使开到一半线路断电,或是临时改道,拉下“小辫子”仍能运行10-15公里。
新能源电车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