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长宁:优质中医药服务就在家门口

2018-11-16 9:57:17发布50次查看

11月的申城,已然进入深秋,几场秋雨过后,气温也接连“跳水”。这个季节,让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愁绪万千”,腰腿痛的老毛病又要犯了,腿脚不好没办法到较远的医院去,即使去了,很多医院看病也要“排长龙”……
  家住虹桥街道长顺路上的李老伯这几天腰疼的老毛病就又犯了,可他却没有了奔波的烦恼,走出家门五分钟,他便可以来到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这里的中医科享受到暖心又高质的服务。
  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有中医医师9名,秉持着“传承经典,传扬中医”的学习和工作理念,在临床中,科室每位医师通过学习、总结、理论实践相结合,运用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的传统中医诊断方法,通过中药饮片、针灸、推拿、拔罐、敷贴等传统中医治疗方法,不仅治疗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更形成自己的临床特色,创立了冬病夏治三伏贴、冬令进补膏方门诊、颈椎病针灸特色诊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痔六针治疗痔疮、五行健骨灸防治骨质疏松症、中药调养更年期综合征、小儿特色调养等多个特色专病门诊。
  继承创新针灸疗法
  “以针代药、以穴代方”,如何在一针一穴中体现针灸的伟大和神奇之处?作为团队的“领头羊”,中医内科主任陈丽敏有着自己的“绝活”。看到儿童近视、中青年用眼疲劳、老年人干眼症、黄斑变性等患者日益增多,陈丽敏希望也能通过针灸的方法去缓解这些患者的病痛,在遍读医籍、医案后,她更是寻访名医,跟师学习,主动求学于上海市名老中医张仁,学习针灸治疗眼疾的方法。
  张老伯家住虹桥街道,初诊之时,因面瘫后出现视神经麻痹,右眼从外观看分别向外侧斜视,老人自己的感受是看东西都是重影,且右侧眼球也不能灵活地活动,还会畏光。
  为了治疗这个病,张老伯去过很多医院,治疗费也用去了万余元,但病情都未得到改善。后来听朋友介绍,他便找到陈丽敏,希望有奇迹发生。
  面对如此特殊而有复杂的疑难杂症,陈丽敏一边鼓励老人家不要放弃,一边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其诊治。因眼病针灸取穴特殊,不能有丝毫差池,陈丽敏每每治疗完,都是满身大汗。一次治疗一次总结,在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奇迹发生了——张老伯兴高采烈地拿下了他的墨镜,众人看到了他一双正常的眼睛,眼球活动很灵活,而张老伯说看东西也不会重影了。
  临床中,很多患者为便秘所苦,尤其是功能性便秘更是困扰着很多老年人,很多地方寻医都只是给予通便药物,也只能解一时之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病痛。为了能够帮到这些患者,陈丽敏通过研读古籍、名医医案,并通过临床总结,独创“特定穴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这种针灸疗法不仅临床疗效显著,更是入选了上海市针灸特色项目。
  未雨绸缪“治未病”
  姜宏军曾经是在某二级医院的中医主任,但在他的眼中,来社区反而可以做更纯粹的中医人。于是,他成为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社区中医。
  社区居民李阿姨患高血压20多年,虽长期服用降压药,往来于各大医院求诊,可血压控制得依旧不好,经常头晕发作,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无法站立。
  听了朋友的介绍,得知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也有中医,李阿姨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慕名求诊于姜宏军。
  通过诊脉及细致的分析,姜宏军知常达变,认为她的病因并非典型的“肝阳上亢”,而是气虚“肾阳不振”,依据中医经典《伤寒论》,姜宏军为李阿姨开具了以补中益气汤为底方的处方。
  让李阿姨意想不到的是,经过一月余的治疗,她的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之前头晕等症状也基本消失,且身体轻松,有精神,睡得好。
  “没想到不用出社区,我的毛病就能得到非常好的治疗。”“重获新生”后的李阿姨逢人便说。
  陈明(化名)曾是一名数学教授,可退休后却体弱多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以及失眠等多种疾病缠身,这使得陈明经常往返奔波医院开药,更要命的是每天服用的药片竟多达58粒。
  为了摆脱痛苦,陈明在邻居的介绍下找到姜宏军看诊。凭着多年的临诊经验,姜宏军为陈教授做起了“减法”。他认为很多口服药都可以先停掉,尽量用一副汤药来解决多个问题。
  如今,经过几个月的治疗,陈明告别了58粒药的“噩梦”,除了每天4粒最主要的药物,只需要加上两包汤药,就让他原先很多不适症状都得到了改善。
  “能遇到姜主任这位会做减法的好医生真是我的福气。”从此,陈明的脸上多了很多笑容。
  扎根社区,服务居民。在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医生们用一颗真诚为社区居民服务之心,把中医中药悬壶济世之德发扬光大。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