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东平镇长江社区的徐金花每天都会来到社区里的“红梅驿站”,与邻居们一起读书看报、唠唠家常。“这里活动设施齐全、环境宽敞,还会经常开展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比如垃圾分类讲座、制作酵素等,真是我们休闲活动的好地方。”在“红梅驿站”屋外,还精心布置了一个小菜园,各式盆栽蔬菜整齐排列,待收获时节,居民一起动手采摘蔬菜。徐金花笑着说:“我们会把部分蔬菜送到小区里的困难老人家中,让更多人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浓浓情谊。” “我们的党建服务点取名为‘红梅驿站’,居民们都很喜欢。而长江社区的‘红梅驿站’还与睦邻中心、睦邻修身点、姐妹微家等组合在一起,既能增强居民对社区大家庭的归属感,还可以培养社区居民骨干和团队,丰富居民的社区生活。”东平镇事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东平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利民惠民”,实现党建服务点、睦邻中心和睦邻修身点有机融合,深度统筹党建服务点、百姓书屋、志愿者服务站等平台资源,进一步拓展了睦邻服务功能。睦邻修身点建设工作方面,东平镇目前已建有6个功能齐备的睦邻修身点,服务面基本覆盖全镇。 平时,社区居民聚在睦邻修身点,组织开展移风易俗、道德讲堂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定期开展党的政策、政府重点工作以及创城知识等宣传活动。遇到谁家有不顺心的事,大家还会你一言我一语地进行开导。自从有了睦邻修身点,社区居民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小区环境更加宜居文明,百姓生活也更加幸福了。 建好党建服务点、睦邻中心和睦邻修身点,离不开一群热心人。上海绿领社区发展中心作为各社区服务站点推行社会化管理所引入的“第三方”,承担各服务点的管理与日常活动安排。社会组织相关负责人王刚介绍,各睦邻点每天8点30分向居民开放,大家除了可以聊天看报、下棋、看电影等,还可参加主题活动或是听主题宣讲。“今天,我们在长江社区睦邻修身点开展的主题活动是酵素肥皂的制作。”王刚说,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酵素,由居民家中剩下的菜叶、果皮等餐厨垃圾经发酵制成。“以餐厨垃圾为原料制作酵素肥皂,更能加深大家对资源循环利用的认知,促进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更好开展。”与此同时,崇明将举办花博会的消息让社区居民格外振奋,为此,睦邻修身点把“学习种花”也列入到活动计划中,深入宣传花博会相关知识,进一步提升居民参与睦邻修身活动的热情。 有着51年党龄的施鹤声一直住在长江社区,看着党建服务点、睦邻中心和睦邻修身点越办越好,他喜上眉梢。“最让人高兴的不仅是硬件设施的改善,而是通过参与社区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居民的自治热情,提高了社区治理的效能。”施鹤声说,在各社区的睦邻活动中,既有“重阳敬老”、“端午包粽”等传统的民俗活动,也有邻里互助、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传承。今年9月,长江社区收到一批旧衣物,睦邻修身点骨干张利娟、陈秀芳等几人就发动睦邻修身点编织小组把毛衣拆成毛线,再打成新毛衣。两个月后,大家把织好的160多件新毛衣通过姐妹微家寄往了云南偏远地区。“希望收到毛衣的孩子能够喜欢。”张利娟说。开展睦邻活动把弘扬睦邻文化与创新社会治理有机结合在一起,由此产生的“睦邻文化”再次唤回了逐渐淡化的邻里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