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潍坊新村街道楼宇党建的探索与实践
2018-11-15 9:33:10发布129次查看
19年前,新中国第一个楼宇党支部——嘉兴大厦联合党支部创立,开启了楼宇党建的先河。伴随浦东开发开放和楼宇经济的发展,从开始的1个党支部、8名党员发展到目前150个党支部、2600多名党员,楼宇已经成为潍坊新村街道城市基层党建的重要阵地。
一、潍坊楼宇党建形态的三次递进
潍坊楼宇党建大致经历了三次递进。1.0版——组织覆盖。1999年嘉兴大厦联合党支部的成立,解决了“无处过组织生活、无人接转组织关系、无法发展新党员、无法发挥党组织作用”等问题,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的有效覆盖,使党组织“建起来”。2.0版——服务凝聚。2005年,在“支部建在楼上”的基础上,建立了东、中、西三个党总支。2009年公推直选产生嘉兴大厦联合党委,建立嘉兴大厦党建服务站,党建带动群建,使党组织“动起来”。3.0版——治理引领。进入新时代,潍坊楼宇党建也顺势进入了以服务引领为主题的3.0版,要使党组织“强起来”。
二、潍坊楼宇党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潍坊在楼宇党建方面的探索实践,形成了起步早、资源多、服务实、覆盖广的特点,但对标更高要求、更高标准,也存在四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一是党建基础和党建资源的发展不均衡。如东片金融、计算机等新型企业居多,党员群体较为年轻,对党建活动的内容形式要求与西片不同。
二是党建供给侧与需求端的对接不匹配。街道资源、社会需求和楼宇空间未能充分实现“并联”和“串联”。
三是党建人才与形势任务的要求不适应。楼宇党组织书记储备不够,党务社工配备不足,党建人才缺乏。
四是先锋示范与治理引领的作用不显著。部分党员满足于保持党员身份、按时交党费、参加几次组织活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锋示范和治理引领作用发挥不显著。
三、“四维度”打造楼宇党建3.0版
作为上海楼宇党建的先行者,潍坊将“四维度”打造楼宇党建3.0版。
(一)新方位——在政治功能方面引领示范
一是多元建“红色堡垒”。由“支部建在楼上”“总支建在片上”向“支部建在路上”“支部建在群里”“支部建在网上”拓展,形成“一个核心、多个堡垒”的组织架构再造。二是分层链“红色纽带”。潍坊党建促进分会下建立红色空间、红色公益、红色文化三个专委会,通过社会化运作、项目化实施、制度化保障,构建多层面党建共同体。三是物业+“红色窗口”。成立潍坊楼宇物业ceo联盟,把楼宇党建工作与物业服务有机融合,扩大“两个覆盖”。
(二)新支点——在组织功能方面织密建强
一是教育平台信息化。运用“互联网+”思维,依托浦东“i党建”“支部通”“潍方圆”等载体平台,让党员利用碎片时间来充电学习和参加组织生活。二是组织生活开放性。推出“党旗下的初心1+7”开放式组织生活菜单,让党组织自行“点单”、自主“下单”,使组织生活内容变实、形式变新、功效变强。三是激励评价积分制。探索党员学习教育、志愿服务、组织活动、争先创优等量化积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三)新空间——在服务功能方面拓展优化
构建“1+3+n”“楼宇家门口服务体系”。“1”——1个旗舰版,示范引领。在双鸽大厦8楼打造楼宇版“家门口服务站”,体现会友朋、汇活动、惠生活、慧服务、荟展示的“五hui”功能。“3”——3个加强版,辐射带动。在东中西片各建设一个党群服务站,使空间更为灵活,功能更贴近,特色更鲜明。“n”——若干基础版,全面覆盖。按照成熟一个推广一个的原则,在其他楼宇普遍推广。
(四)新联结——在治理功能方面同心同力
一是社会化参与。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探索打通楼—人、楼—企、楼—楼的有效联结,实现楼宇党建和社区治理的同频共振。二是项目化运作。以“党建+公益”“党建+文体”“党建+健康”方式,做实做细“三张清单”,形成项目征集多元化、项目认领社会化、项目开展规范化。三是一体化协同。在机制上促进“五个融合”:区域化党建、居民区党建、“两新”党建“三建”融合;党建与群建融合;基层党建、安商稳商与社会服务融合;党建阵地建设与党建人才建设融合;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和保障服务覆盖融合。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