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戏曲艺术大会开启大幕。“川沙戏曲艺术展示中心”“茅善玉沪剧艺术传习所”“赵氏工坊”越剧艺术工作室、长三角戏剧联盟项目基地同时揭牌;当晚,“川沙之夜”戏曲晚会在音乐谷举行,近百名艺术家为大家带来了全国各地的17个剧种曲种。以戏曲为媒,川沙在传承历史文化、加快城市副中心建设之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川沙戏曲艺术展示中心”位于川沙古城的核心地段,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江南院落。正中是120平方米的演出场地,台面宽敞,坐在台下任何角落,舞台演出一览无余。一侧的“沪剧展示中心”堪称小型沪剧艺术博物馆,运用多元手法展示沪剧在川沙的起源、发展和传承进程;川沙沪剧团当年的演出剧照、剧本手稿、演出服装道具等在此集中展示;有趣的互动多媒体镜头下,票友戏迷可以学唱经典桥段并录成视频播放,在艺术氛围熏陶下小试身手。
当天,“茅善玉沪剧艺术传习所”和“赵氏工坊”越剧艺术工作室同时落户川沙。揭牌现场,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和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赵志刚、陈湜等还和部分戏迷朋友联袂献上了精彩的表演。艺术家们将以此为基地,大力传播戏曲艺术。
作为全国戏曲艺术大会的重头戏,“川沙之夜”戏曲晚会在大通音乐谷举行。这是一台堪比春晚的戏曲晚会,23位文华表演奖得主、39位梅花奖演员,还有白玉兰戏剧表演奖得主39人、牡丹奖得主3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6位到场献演。京、昆、越、沪、淮、豫、粤、川、锡、黄梅戏、苏州评弹、秦腔眉户、吴越滩簧等剧种轮番登场,“南腔北调”萦绕在大通音乐谷的夜空,传统和传承在沪剧之乡交融碰撞。
晚会上,京剧《穆桂英挂帅》、昆曲《长生殿》、黄梅戏《天仙配》等经典剧目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评弹名家周红和来自喀麦隆的女孩——诺贝拉共同演绎的《静夜思》以及评弹名家陆锦花与美国钢琴家Felix带来的评弹与钢琴的对话《情探》,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川沙“中西交融”的特质可见一斑。
晚会上,长三角戏剧联盟项目基地揭牌,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尤存向川沙新镇党委书记王小君授牌。这一项目是文化领域践行“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开创和实践,更是川沙深化“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戏曲基因的浓重笔墨。同时,艺术家尚长荣宣读《川沙倡议》,汇全国戏曲之沙,筑文化传承之塔,呼吁各界加强对戏曲的关注,为戏曲的传承、发展和振兴创造良好的环境。王小君表示,川沙新镇将深入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化“历史文化名镇”建设,为城市副中心建设和美丽川沙奠定更为深厚的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