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作为上海的中心城区,区域内小区住宅数量多、规模大、居民区集中,而其中的一些老旧小区由于设施不全、技防不完善,往往会导致火灾的发生。为了消除隐患,减少火灾事故发生,徐汇公安分局分别从“前端”提升居民防范意识、“终端”优化硬件设施建设、固化整治长效机制入手,着力构建消防安全屏障,让小区更安全。 针对居民小区消防安全存在的隐患,徐汇公安分局积极组织民警走访,发现老式小区私拉电线问题突出,随着各类家用电器普及,尤其是大功率电器的使用,导致许多小区原有的电气线路负荷难以支撑,私拉乱接电线情况普遍,部分居民住宅小区又是砖木、砖混结构,耐火等级低,极易引发火灾事故。与此同时,公共空间占用现象严重。由于许多小区建设的机动车停车位较少,车辆随意停放占用应急通道问题突出,消防车辆无法快速达到,延误救援的最佳时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在“前端”管理方面,徐汇区落实每个社区都配备1至2名专职消防管理人员,开展小区消防安全管理日常工作。广泛发动1.83万平安志愿者、350名网格员、11个社会青年组织等群众力量参与集中整治火灾隐患专项行动,并联合小区居委会、物业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宣传和演练,推举1名社区消防宣传大使并发挥其组织开展社区消防宣传活动的作用,提示居民群众所在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疏散路线、安全出口的位置,消防器材、逃生设备所在位置及使用方法。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宣传活动500余次,组织消防疏散演练350余次。 同时,由区政府出资,在全区建设完成了以社区居民组成的163家社区微型消防站,充分发挥了社区灭火救援的先期处置作用,形成“自助自救、互助互救”的良性氛围。2018年5月,徐汇区钦州路上某小区居民住宅发生火灾,1名81岁的老人被困屋内。消防指挥中心调派社区微型消防站出动2名队员迅速到场,由于防盗门无法打开,队员在着火房间外部指导被困老人利用衣物捂住口鼻,匍匐身躯固守待援,有效避免了火灾中的人员伤亡,充分发挥“救早灭小”作用,为后续消防部队破拆营救争取了宝贵时间。 另一方面,徐汇公安分局经过多次实地走访查看后,发现许多老旧小区具备安装非机动车充电停车库的条件,这对因电瓶车违规充电而引起的火灾可谓是一剂一劳永逸的良药。目前,在区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属地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已对本区江南新村、日晖二村、日晖五村等老式小区陆续完成了电瓶车充电车库建设。后续,徐汇区将对170个电瓶车停放困难小区集中建造电瓶车充电车库,并统一配备火灾报警和喷淋设备。另外,对于社区新型消防设施的建造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此外,徐汇公安分局联合属地街镇、消防等部门对全区893个居民小区占用消防通道的行为,按照“一栋栋查、一层层过”的原则,予以重点整治。消防支队在与小区居民签订《居民防火公约》,规定严禁堵塞、占用消防车道,并加强检查监督的基础上,充分发动各基层消防安全力量,建立相应的上报和处置长效机制,确保发现及时、监督有力、常态长效。 (来源:徐汇报 记者 王志莲 通讯员 孙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