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儿童 果实累累——建设小学市级课题结题论证会
2018-11-6 0:00:00发布98次查看
2018年11月3日下午,建设小学举行了《儿童的发现——跨学科活动课程中的学习》市级课题结题论证会。市科研专家方建峰副处长、苏忱老师,区教育学院师训部庞维成主任和区科研室贺红霞老师,以及建设小学课题组核心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会议先由张丽芳校长对课题结题工作做了整体汇报。她认为,课题是学校在一系列探索过程中有机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校本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实践;学校通过近几年的课题实践,形成了跨学科活动课程的实施结构和四种形态,即以任务驱动为纽带,连接学生已有经验、综合性学习实践形态、社会性习得这三个教育纬度,同时要基于学习环境、基于学习方式、基于学科融合、基于主题教育活动这四种形态。学校开发的《申江钟声》《悦读童话》《蛋蛋屋》和《跳动的银球》等四门课程先后进入区域推广课程;其中《申江钟声》获区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参加杨浦区区级创新实验室建设,创立了“申江钟声”数字化教学创新实验室。首创了校园社团性质的“阿波罗出版社”,组织学生自己发现、自己传播、自己推介、自己编辑的童话系列丛书——《童话中的世界》,2018年被广西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并被列入改革开放40年出版成果参加全国书市推介活动,成为国内出版界极为罕见的案例。这些研究着重于发现儿童的发现,寻找学习活动的意义;着眼于发现儿童的发现,提升学习活动的情感。接着,由四位课题组核心成员发言,陈洁书记汇报了德育课程中的跨学科研究成果;张俊怡副校长汇报了基础型课程中的跨学科研究成果;语文分管教导黄琴汇报了“悦读童话”校本课程的研究成果;课程开发中心施佳旻老师汇报了《申江钟声》课程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旨在提高儿童在跨学科活动课程学习中的学习兴趣,拓宽学习渠道,转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能力。最后,张丽芳校长指出,由于课题研究的前瞻性和挑战性,使得本课题难免存在不足,期待各位专家给予指导与批评,以利于学校在未来能持续不断地探索。
会上,贺红霞老师对学校这一市级课题的研究状况作了介绍,充分肯定了学校在近几年里主抓市级课题引领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发展历程。
区师训部庞伟成主任对学校的这一课题非常感兴趣,他认为该课题是对学科整合的探索,无论是对学校的发展,还是对杨浦教育未来的发展都是一个很好的项目。通过课题核心组成员的整体汇报,无论是研究目标、内容,还是过程、结果等之间的逻辑关系都很清晰,希望对研究成果进行再梳理,使之呈现得更加丰富。充分发挥建设小学的优势,能有更多的课程在区域、集团内进行共享。
市科研专家方建峰老师肯定了学校课题研究的成效,认为学校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具有分工明确、互相协作、流程规范、研究仔细的特点与优势,因而呈现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希望在进入结题阶段之时能再接再厉,按照市规划办对市级课题的结题格式和要求把相关结题材料做得更好,为课题结题工作画上圆满的句号。
市科研专家苏忱老师对学校的实践探索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赞赏学校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他更是对课题研究呈现的丰硕成果表示认可,尤其是学校的研究成果——童话系列书籍等校本特色课程做得非常好。由于学校课程的丰富性,引导着儿童去关注问题、发现问题。课题能围绕着学校文化和目标去考虑和实施跨学科课程的教学,唤醒教师的教,学生的学。
建设小学聚焦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的《儿童的发现——跨学科活动课程中的学习》研究,将成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的有效提升、综合实践能力不断发展的有效途径。
杨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