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人社部调解仲裁司联合调研组至宝山区视察调研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建设、信息化建设及行风建设情况。调研组一行由国家人社部调解仲裁司率领。市人社局调解仲裁管理处、宝山区人社局领导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相继参观了大场镇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和宝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并重点就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综合示范工作及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新建成的大场镇联合调解中心设有劳动争议调解、劳动监察、法律援助、工会调解等四个接待窗口,配备仲裁巡回庭和专用调解室,集劳动人事争议受理、调解、仲裁、监察网格化监督、法律宣传等功能于一体,为大场地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维权“一站式”服务。区仲裁院配备大中小型仲裁庭9个,调解室2间,公共区域配有高清网络监控录像等,整体服务环境实现“标准化”。 随后,调研组听取了宝山区在调解仲裁体系建设、机制建设、质量建设、行风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介绍,并观看了“网上调解”平台、调解仲裁系统等操作演示,双方就调解机制、文书送达等开展座谈交流。 2015年和2017年,宝山区先后代表上海市参与创建全国效能建设示范和劳动争议调解综合示范工作。为破解“案多人少”难题,宝山区建立了区级、街镇(园区)和行业层级、村居委和企业层级的“三级”预防调解工作体系和多元化调解新模式,并在“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品牌化”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年均处置案件处置6000余件,综合调解率达76.78%,50%以上的案件在基层调解组织实现“案结事了”。今年起,宝山区率先试点“网上调解”平台功能,当事人可借助人社app平台申请劳动争议调解,进一步优化便民服务。 调研组一行对宝山调解仲裁工作在信息化、规范化、品牌化方面的工作特色及取得的进展表示高度认可。调研组表示,宝山高度重视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工作,调解工作发挥实效、信息化工作有声有色、行风建设措施到位。希望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一是进一步重视争议预防工作,发挥企业自主化解争议的能力,在“内部协商制”、“内部申诉制”中予以突破。二是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吸纳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律师、法律工作者等进入调解仲裁队伍,加强培训,树立机构公信力。三是进一步提升信息化能力,将线下调解和线上调解有机结合。四是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在调解工作机制中发挥特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