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漫步复兴中路 体会老上海的慢生活

2018-11-7 10:05:21发布49次查看
  据乐游上海,人有判若两人,路也有“判若两路”。复兴中路东起西藏南路,西至淮海中路,并不算很长,城市节奏、文化风格和市井况味,却是大相径庭的。马当路以东的复兴中路,充斥着石库门的烟火气;向西,以陕西南路口陕南邨为界至汾阳路一带,也是菜场和小店遍布,鸡犬相闻。
在这两段复兴中路间的那段路程,则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貌:思南公馆、花园公寓、伊丽莎白公寓、黑石公寓、克莱门公寓、米丘林公寓……各种各样的欧式住宅云集,便是这段的特色。
复兴中路的历史底蕴
复兴中路曾经名为辣斐德路,1945年更名为复兴中路。在上海人的儿时记忆中,这一带的弄堂都是宽直的,弄堂口也没有小书摊、小皮匠之类。入夏,天气热起来,走在树影斑驳的路上,总能听到不远处音乐学院教学楼里传来的练歌声。有人在正午的阳光里,无声地骑着脚踏车路过一棵棵悬铃木。
复兴中路1186号上海电影院旧址
与上海文化广场仅一街之隔,有一家历史不算短的电影院。它虽然与上海这座城市同名,名气却远不如其他同行,其历史更鲜为人知。
说起它的历史,算是个“半路出家”的电影院吧(原名为上海大戏院),1942年建成之初本是演话剧的,1956年才改映电影(后名为上海电影院)。
1942成立,初名银光大戏院。1943年开幕定名上海大戏院。由法商影业公司、太得洋行经理与苏联人卢古文合伙投资建造。1956年1月18日由市文化局代管,改名上海电影院。现已改建。
上海大戏院,现在成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继艺术剧院、d6空间、戏剧沙龙、1933空中剧院、1933微剧场、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之后运营的又一剧场空间,将上演以主流经典戏剧、上海人文戏剧、创新实验戏曲为主的各类演出,同时也将成为观众交互的新空间。
复兴中路1196弄淞云别墅
复兴中路1196弄淞云别墅,新式里弄。建于1928年。砖木三层结构。有楼房8幢,建筑面积1317平方米。由于(早年)搭建,车库占用,弄内略有变化。
复兴中路1197号比德小学
1912年,在“国人要自办学校”的呼声中,钱广甫、吴正甫、陈云堂、韩晓岩、王景庐等募捐觅地建立了中国较为早期的“上海市立比德初等小学校”,校名由前教育家杨月如先生所赐。“比德”二字,近取当时比邻的“德文学堂”(意在对比德文,超越德文);远含“君子比德于玉”的深邃意境。反映了中国早起的育人理念。
1937年,日军侵占上海后,校舍被法公董局征用,暂借海光、醒华等校上课;1939年,原比德小学老师租用今永嘉路354号复课,改成私立比华小学。1946年,改名上海市立第七区中心国民学校;1951年,更名为常熟区中心小学;1956年更名为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
复兴中路1283号贺天健故居
贺天健(1891~1977),中国现代著名中国画家、书法家。江苏无锡人。原名贺骏,又名贺炳南,字健叟,别署健父、阿难等。幼年喜欢绘画,早年通过实地写生,领悟画理,善用水墨,设色讲究层次,多用复色,尤长于青绿山水,并演变而自成一格,风格豪放跌宕,富有时代气息。其书法作品《东风吹到好江山》曾获世界美术博览会一等奖。出版有《贺天健画集》、《贺天健山水册》等,著《学山水画过程自述》。
贺天键的山水画
复兴中路1327号伊丽莎白公寓
复兴中路1327号,复中公寓(伊丽莎白公寓),建于1930年,装饰艺术派风格公寓住宅。建筑五层,规模不大,形式也不像不远处的克莱门公寓那般“热情装点”。但伊丽莎白公寓节制得体的形态、尺度与装饰,却让人能体味这种喧嚣都市深处的生活品质。
建筑属于现代派风格,整体风格简洁,朴素大方,装饰集中于建筑顶部。立面强调不同材质的质感和色彩对比,造型焦点在中间凸出的楼梯间转角部分,其转动45度插入墙壁内,两侧转角为半圆形外凸墙面,带有装饰艺术派特征。立面整体强调竖向线条,顶层檐口线脚较浅,有水平向装饰处理。墙面整体粉刷浅黄色涂料,局部红砖装饰。内部装饰图案几何化特征明显。
复兴中路1331号黑石公寓
复兴中路1331号原黑石公寓建筑四层,主立面左右对称,填充墙体和部分构件采用黑石石材,据传“黑石公寓”由此得名,二战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曾在此办公,后公寓底层由徐汇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使用,现已搬迁。二层以上大部分为居民住宅。
带有巴洛克风格的公寓住宅。建筑四层,主立面左右对称,填充墙体和部分构件采用黑石石材、据传“黑石公寓”由此得名。建筑正立面底层有一挑出的较大的门廊,石雕柯林斯双柱支撑。上为露台,形状由正弯及反弯三段弧线组成,立面中部墙体也采用了弧线形,加之屋顶中部弧形山墙及装饰,显示了巴洛克风格。
复兴中路1363号克莱门公寓
复兴中路1363弄,(克莱门公寓)建成于1929年。由五幢完全相同的公寓楼组成,法国式公寓里弄。建筑面积12900平方米,平面呈品字型,高三层,连屋顶四层,屋顶有老虎窗采光。屋面为红色机制瓦,南立面山墙为跌檐式山墙(hipped gable或clipped gable)。该建筑造型上最大特点即是精致的砖工。室内部分装修如楼梯栏杆、门扇等处己具有现代装饰艺术派风格的特征。
克莱门公寓的红砖装饰的墙面,有点像格雷夫斯后现代的建筑装饰。不过格雷夫斯是经过彻底洗练的古典主义建筑元素,而克莱门公寓则是简化了的,是法国式简洁的古典几何图案。简洁的古典主义,拉毛的墙面给人的印象同样很深。这种最原始的立面装饰处理手法,同样创造了惊人的装饰效果。
复兴中路很文艺
复兴中路1335号是el amor de la vida
藏在买手店里的咖啡馆。经过这家店的时候,小慢就看见橱窗里摆着些稀奇古怪的物件,或雕塑或包或鞋。乍一看,还真的以为是家洋气的买手店。染鹅!小慢发现了店门口还挂着块“咖啡馆”的招牌,果然一个转角,另一个入口就是显眼的咖啡店。其实两家店是在一块的,从买手店往里走就是咖啡馆。
复兴中路好吃又好喝
复兴中路1199号208室是cafemelody铭丽咖啡馆
小慢也是无意中刚发现的,进门一刹那感觉自己好像捡到了宝。原来在不起眼的办公楼里竟然藏着这么一家精品咖啡馆。咖啡馆的面积挺大的,看上去很宽敞舒适。装修风格比较复古,红色的砖墙、木质的家具,还有大大的书架。
复兴中路1252弄15号2楼是博多新记
走进复兴中路的1252弄这条弄堂,就能看见博多新记的大招牌。做的是潮州菜,很多人都说量大好吃。酸菜鱼就特别适合夏天,酸辣酸辣的非常开胃,鱼片很嫩,关键还很多!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