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2018不到两个月就要结束了,
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
可时间说没就没了!
天气也说变就变了!
据中央气象台官网消息,华北北部今晨气温降至0℃以下南方雨水模式开启!气象监测显示,随着冷空气的南下,过去一天华北、东北等地出现4~8℃降温,其中黑龙江南部、吉林中西部等地降温幅度超过10℃。今晨7时,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区、河北北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等地气温降至0℃以下。
预计今天白天,冷空气的势力将明显减弱,天气重点再度转为降水。未来三天(5日至7日),南方开启雨水模式,西南地区东部、江汉、黄淮、江淮、江南、华南西部和北部等地自西向东将有一次降水过程,雨量以小到中雨为主。与此同时,上述地区还将遭遇较强降温,江淮、江南一带的日最低气温可能低至个位数。
今天阴到多云有短时阵雨,
偏东风3-4级,
最低气温18℃,最高气温在22℃。
……
接下来一周上海的天气是这样的
上海本周降温 降雨
本周初至本周中期,受西南气流加强影响,本市阴雨天气增多。提醒大家出行常备雨具,注意交通安全。
本周中后期受冷空气影响,本市气温有所下降,预计最高气温将降至17-18℃。
世界上最善变的是啥?
不是女人的脸
也不是男人的心
而是上海的天气!
这呼呼的小风,
这淅沥沥的小雨,
啧啧啧,
上海的冬天要来啦~
大家要注意适时增添衣物。
在这样昼夜温差较大的日子里,
既有人穿上了棉袄,
也有人还穿着短袖。
小编在此提醒大家,
换季节的天气不容小瞧。
最好还是注意好身体,
可千万别感冒了哟~
等等,立冬?
上海的秋天呢?
秋天?不存在的!
立冬至,
在天文学上意味着冬天的开始。
此时节,朔风起,地始冻,水始冰,
天气一天天变冷。
大家要注意避寒藏暖、
早卧晚起、均衡饮食。
怎么感觉秋天还没来几天,
就到冬天了…
你准备好应对接下来多变的天气了没?
昼夜温差大 提防这些病
早晚温差大,一不注意就容易受到病菌袭击,各种疾病就会找上门。想要安度秋天,应提防这七种疾病——
一防感冒
秋季天气是变化比较大一个季节,气候的转换,加上室内外的温差,我们身体的呼吸道受到了忽冷忽热的一个刺激,会降低我们身体的抵抗力。大家平时要注意做好适当的增添衣服,注意补充水份,尽量少到人流量多的地方去。再者还要多参加一些户外运动,帮助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远离感冒的烦恼。
二防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发作
秋季缺乏水分的湿润,人体咽喉、鼻腔常有干燥之感,秋燥之邪更易通过口鼻呼吸道或皮肤毛孔侵入肺部。哮喘病人则对气候、气压的变化非常敏感,易引起哮喘发作。另外,秋季天气忽冷忽热,人体抵抗力降低,流感极易诱发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及时添加衣服,预防感冒。哮喘病史者尽量避免与致敏物质接触。一旦感冒流行,可用陈醋熏蒸居室。
三防流行性腹泻
秋气热,病毒易生长和繁殖,加上饮食不洁等,人很容易患流行性腹泻。预防它主要是要注重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不喝生水,要常饮茶,防感冒和避免肚子受凉。
四防心脑血管疾病
秋末冬初时节,脑血栓、脑溢血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季节。由于天气变凉,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因此,心血管病人要坚持服药,坚持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积极防治感冒等,以避免诱发、加重心血管疾病。
五防抑郁
秋风落叶,凄风凄雨,往往使人触景生情,特别是老年人易产生垂暮之感,诱发消极情绪,严重者,终日郁郁寡欢,少语懒言,很容易患上抑郁症。
防止抑郁症要注意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勤于锻炼,投入大自然,凉爽的秋季正是外出旅游的好时机。
千万!千万!千万!
记住天冷穿棉毛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