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扎实保障改善民生 静安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018-11-3 9:37:01发布48次查看

“去基层、到一线”访贫问苦,“进企业、走社区”倾听诉求。
今年以来,静安区委、区政府结合开展大调研活动,面对面、零距离听取意见建议,转变工作作风,创新优化方式,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诺言。
全区所有机关干部均参与大调研,各调研主体共发现问题24525个,已解决22194个,解决率90.5%;收到建议4384条。一些上报市级牵头处理的“三跨”复杂重大问题,如进口非特化妆品审批周期长、公交车站盲点长期失修失管等破冰解决;区级层面的重大复杂问题,各部门分工协作,推动落地解决,如国家服务业综改进一步深化、后街经济规划建设、架空线入地、为老等民生设施的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人才引进的配套政策完善等一批问题,得到深化和解决;各街(镇)积极发挥托底保障作用,对涉及民生的各类问题,积极跨前出实招,有效解决了一批如小区停车、物业管理等居民身边的烦心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实施“暖胃”工程、“关爱”工程
楼宇白领吃饭、哺乳等不难了
静安楼宇多、白领多,区社工委聚焦白领“转接组织关系难”“吃饭难”“哺乳难”“压力大”“生活忙”“周边消费高”等困难,推进建立“白领驿家”党建服务站,实施“暖胃”工程、“关爱”工程等,楼宇白领食堂、“爱心妈咪”小屋、“空中运动场”、“心灵咖吧”等,让白领深深感受到“家”的温暖。
发挥“白领驿家”作为全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和服务阵地的重要作用,配强党建工作力量,整合资源,全力打造白领驿家总部。“白领驿家”两新组织促进中心,秉持关注需求、完善服务、组织凝聚、政治引航的理念,结合年轻白领职工特点,设计了又红又潮的活动,其中“白领思政研修班”、“我的青春是你的年轮-改革开放40周年论坛”等平台,以及“筑梦忆初心”、“跟着党旗去旅行”等系列党建品牌活动,受到楼宇白领热捧。
“白领驿家”自2009年成立以来,发展会员近7.1万名,开展各类活动1800余场,为累计50万余人次白领提供各类服务。全区共建立41家“白领驿家”党建服务站,全年力争建50家。
针对白领工作生活中的切实需求,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动脑筋,根据白领生活和工作困难,想方设法提供有效服务。
在谋划全区商务楼宇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愿景时,通过赋予楼宇新时代内涵,以引领、保障、服务、凝聚等途径,把静安商务楼宇建成“有温度的楼宇”“可阅读的建筑”“垂直式街区”“立体化社区”,为楼宇党建提供了支撑。楼宇党建转化成红色生产力,提升了楼宇品牌知名度。
去繁求简做到“率先”、“提速”、“推进”
群众租房更加便捷、高效了
房屋管理政策性综合性强,行政审批、日常监管涉及方方面面。针对企业反映的审批环节多、工作流程繁、领证耗时长等问题,区房管局围绕审批改革、提升效能和服务人才等3个方面,去繁求简,积极优化营商环境。
依托区审改工作,区房管局将19项对公行政审批事项统一纳入区行政服务中心,并在全市实现“两个率先”:率先实现新建商品房业主共有认定、新建商品房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房地产认定一口受理,将“两个认定”归入区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一窗受理、多方联动”,申请企业跑一次就可完成“两个认定”办理。区房管局还将报审材料从16项简化为12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率先实现拆房工程建设单位申报备案、拆房工程施工单位开工报监电子化管理,在这2个审批事项“一口受理”的基础上,将备案、报监从“有纸化”变为“无纸化”,并实现快速查询、信息共享。该项工作获得了市拆房管理部门的肯定。
区内有3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824家房地产经纪机构,企业和机构资质审批因量大而时长。区房管局运用“标准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方式,优化流程,1项行政备案、6项行政许可办理,速度提高了33%-70%。
紧扣区人才服务要求,从住房保障入手,通过两项举措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服务人才。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制定完善《静安区优秀人才住房综合保障实施细则(试行)》,解决区内重点企事业单位优秀人才的阶段居住困难;推进住房租赁市场建设,在全市率先落实专门的住房租赁管理机构并上线住房租赁管理平台试运行,协调社会专业单位发展代理经租房业务,为区内人才和群众租房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
开展大排查全整修
便民设施真正发挥作用了
历年来下发到各街镇、各居委的aed、轮椅车、拐杖、血压仪、血液循环仪、急救箱、体重秤等,怎么样了?还在正常派用场吗?区红十字会惦记着这件事,历时4个月,他们和居委会一起,对器械做了一次全面排摸和大规模整修,使这些便民设施又能真正发挥作用了。
今年6月,区红十字会会同各街镇初步排摸以上实施设备的库存、丢失、损坏和日常使用情况,形成第一手资料。
会领导带领工作人员实地抽查核实数据,约见部分生产商负责人,详细了解检修的全过程和所有环节,并得出结论: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在7、8月最热的两个月里,必须下去两次进行检查和维修。就这样,一次运用第三方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对全区14个街镇、262个居委会进行逐一核对,对每一家器械做登记、核实,坏损情况作具体摸排,判断能用则用、能修则修,修的价值不高则报废,丢失的统计好数据再做处理。第二次,大家带着工人师傅顶着酷暑,骑着自行车、电拼车和双脚走街串巷进行维修,跑遍了整个静安……
为了让器械更好的为居民服务,区红十字会和居委会携手合作,补充缺失的器械,并有序放置、发放,进行核实、登记,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通过几个月的努力,这项费时费力的摸排维修终于完成了。
保供稳价弥补菜场网点
居民“菜篮子”拎得轻松了
围绕“买菜难”、“买菜贵”的难题,区商务委多措并举,保供稳价,居民“菜篮子”拎得轻松了。
他们积极和相关部门、属地街道沟通,协调经营场地,设置临时供应点,填补供应空白。北站街道由于旧区改造等,居民反映买菜不方便。经不断排摸场地,确定在棋院小学旁设置临时供应点。新梅共和城因历史原因,“买菜难”比较突出,区商务委在设置临时供应点的基础上,主动与产权方沟通,在该社区配套用房内增设生鲜超市。
为让百姓能在家门口购买新鲜、安全、便宜的农产品,区商务委组织相关企业,不定期开展社区直供活动,同时针对社区居民的需求,设置智慧微菜场,弥补菜场网点的不足。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增微菜场9家。
区商务委还扶持企业发展,指导菜市场转型升级,一方面推动厨易配菜公司试点落实,促进菜市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帮助宁盛菜市场等升级转型,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打造“商圈+医圈”平安管理新模式
区域环境有序、安全、干净了
作为静安区“一轴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大宁国际商业广场、久光百货、大宁中心广场为主的环大宁商圈,已成为上海市级商业中心,而毗邻商圈不远的延长中路上,有着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静安区中医医院等3家医院。3家医院加1个市级商圈,道路交通拥堵可想而知。
静安公安分局积极开展调研走访,分析区域治理的痛点、难点、堵点,通过“3招”组合拳,打造“商圈+医圈”平安管理新模式进行治理,该区域有序、安全、干净了。
招式一:“警医商”紧密联动
将第十人民医院“医警联网平台系统”传统的单一系统防范行为,转化为多系统、多层次的综合防范体系,与大宁路派出所实现互联互通,有效地提高接、处警的即时性和准确性。
民警采用“蹲点调研+数据整合”的方式,梳理确定出各家医院和大宁商圈内诸如挂号排队区、超市、非机动车临时停放点、餐饮、车站等18个易发案点位,实施“驻守点+钉子岗”模式,大大缩短区域内接处警时间。
通过科学布点、优化巡线,将医院的门急诊大厅、出入口等公共区域,纳入环大宁地区立体防控安全体系中。今年1-4月,医院和商圈盗窃类警情发案数分别同比下降15%和23%。
招式二:打通“商圈+医圈”交通微循环
由于医院周边交通流量大,人行横道线相对集中,高峰时段车辆、行人相互交叉,既不利于来看病的患者通行安全,也使得商圈周边通行速度下降,经常造成区域主线+辅路的全线拥堵。相关部门将第十人民医院进出口处的人行横道线向西平移约30米,至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处,减少车辆与行人的交叉,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此外,公安、医院、大宁集团公司围绕“联动治理交通”机制,跨部门相互配合,进一步优化交通方案,全力打通区域交通微循环。
招式三:实战培训专业化安防队伍
大宁路派出所先后邀请分局刑侦、治安等部门教官上门开展送教培训,提高群防群治力量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与水平。今年以来,“钉子岗”+“驻守点”队员已提供犯罪线索100余条,配合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名。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