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青溪中学:探寻“说话之道” 体会汉语魅力
2018-11-2 13:02:25发布57次查看
近日,市举办以口语交际训练为主题的首次语文研讨活动在奉贤区“初试锋芒”。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宏走进青溪中学,为一群六年级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口语交际训练课。不用书本、不用课件,凭着一张嘴和一颗心,他带着孩子们在探秘“说话之道”的过程中,感受思维的跳跃。
在基础教育阶段,口语交际能力向来被列为和识字、写字、阅读等同样重要的一种语文素养。然而在大多数人的记忆里,却似乎没上过“中文口语课”。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对口语交际的课堂关注较少,而且很多中小学语文教师都缺乏具体的教学实施经验。
“大家好,我叫何然……”讲台上的女孩语速很快,但第一句话还没说完,一旁的周宏却示意停下。“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你停下来吗?”小何想了一会,没有回答。周宏解释,除了说话的内容,说话者的体态、表情也会传递出一些重要的信息,所以在当众演讲的时候,最好能够站端正,再从容地开口。
口语交际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语言正是思想的载体,学生说出的每一个字,其实都经过了思维的布局组织,因此在周宏看来,口语交际训练是语文教学提升学生书面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有效抓手。
而训练口语交际的另一个意义,在于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在这堂特别的课上,好几个孩子在发言时都遇到了紧张“卡壳”的情况,周宏总是鼓励他们,人在思考的时候突然“无话可说”造成“冷场”是很正常的,当你没有想明白的时候,可以直接和别人说“让我再想想”。“语文本身是一门很美的学科。”这种贯穿在教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说话之道”,会让学生在被尊重的感受中重拾学习和自我表达的信心,也会让老师变得更有魅力。
“不一定要上专门的口语交际课,但语文老师应该带着口语交际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肢体语言,修正他们话语中不准确、不完整的地方。”周宏说。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