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沪“一网通办”接入全市1274项事项 让市民办事省时省心

2018-11-2 3:57:28发布75次查看
  据《劳动报》报道,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目前,本市已初步建成“一网通办”总门户,接入全市1274项事项,167项社区服务事项实现全市通办。申城已经实现了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的转变。
  “找部门”转为“找政府”
  办一件事,跑多家门。这是不少老百姓过去办事的真实感受。
  与其“找部门”,不如“找政府”。上海决定自我加压,要求政务服务减环节、减证明、减时间、减跑动次数,真正做到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提升群众和企业获得感。目前,上海已初步建成“一网通办”总门户,搭建“一梁四柱”架构。“一梁”即“一网通办”统一受理平台。“四柱”即“四个统一”:建成全市统一的多源身份认证体系;统一总客服为“12345”市民服务热线;统一公共支付,与银联、支付宝、微信等三家支付机构合作,打造多渠道支付服务体系;统一物流快递,与邮政ems签约合作,将政务服务“送货上门”。
  截至10月31日,“一网通办”总门户用户数超过959万,全市共1274项事项接入统一受理平台,累计办理量357万件,90%以上的审批及服务事项实现只跑一次、一次办成,167项社区服务事项实现全市通办。
  突破数据汇聚共享瓶颈
  “一网通办”,关键在“通”。
  那么如何实现“通”呢?为此,今年4月,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正式揭牌,作为“一网通办”最重要的推力“主角”,大数据中心打破部门“数据孤岛”,通过摸清政务数据、政务信息系统等“家底”,汇聚数据整合与应用,各区、各部门通力协作形成合力,整顿、协调组合各部门碎片化、条线化政务服务事项前端受理的功能平台,实现办事流程再造。
  申城以编制“三清单一目录”为抓手,加快推进数据交换共享。目前,已汇总梳理需求清单2627条、责任清单2698条,为年底数据按需共享创造条件。
  不仅如此,上海还以电子政务云为载体,加快归集数据。已推动全市20%的系统项目上云,已实现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电子证照四大基础数据库上云迁移,年底前完成全市50%系统项目上云,2019年实现100%系统项目上云。
  建立协同办理新机制
  “一网通办”,落脚在“办”。那该如何“办”呢?上海建立协同办理新机制,减时间、减证明、减环节、减跑动次数。
  依托“一网通办”,本市共出台了43个专项政策和配套文件,开发或升级了20个办事系统并于3月底全部上线。改革后,获得电力、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登记财产、跨境贸易5项指标,相关领域企业办事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手续环节减少了近40%。加快电子证照建设应用,截至10月31日,已梳理约1200类证照目录,接入9个市级部门、4个区、51类电子证照,总计采集入库2091万余张,并推进身份证、居住证、营业执照、出生医学证明等4个高频证照试点应用,实现办事材料免交,执法现场电子亮证等。推进市、区两级涉企审批事项90%具备“只跑一次、一次办成”的服务能力。
  不仅如此,本市还实现从“人找服务”转变到“服务找人”。建设市民主页和企业专属网页,汇聚涉及企业市民的各类政务服务记录,“记录一生、服务一生、一人一档、一企一档”,汇聚涉及企业市民的各类政务服务记录,为每个企业和市民画好“像”,主动研判企业、市民潜在服务需求,主动精准推送服务。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