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江南水韵 河畅湖净更怡人 闵行一直在行动
2018-11-2 10:44:17发布55次查看
浦江郊野公园里,水绿交融,孩童嬉闹笑语不断;春申湖畔,杨柳拂岸、波光粼粼,吸引不少居民来漫步休闲。此番“人在水边游,鸟在河上飞”的美景,正是闵行近年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可喜成果。
记者了解到,自2014年5月被国家水利部批准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创建试点区以来,闵行在科学高效的现代水管理、良性循环的水生态修复、坚实可靠的水安全保障、健康有序的水经济发展及持续繁荣的水文化培育等5大体系建设上下功夫,以7大重点示范工程凸显江南水乡特色,近日,又以高分通过了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试点技术评估验收。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画卷,正在闵行大地徐徐展开。
美丽乡村河道“穿新衣”
城中村周边中小河道黑臭一直是闵行水环境治理老大难问题,此次创建行动以来,闵行正逐渐向“河畅湖净、人水相融、生态宜居”的水生态文明城区靠拢,以往黑臭河道周边的百姓也从嚷嚷着“要搬迁”变为了如今的“不愿搬”。用浦锦街道丰收村村民的话来说,现在房前屋后的河道就像穿上了“新衣服”。
记者获悉,年底中小河道全面消除黑臭、2020年基本消除劣v类水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加快打造水清岸美、人水和谐的水环境,闵行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拆违清障、黑臭整治、生态建设、污染防治、防汛排涝等都是试点期间的具体工作,通过中小河道整治,“农林水”“美丽乡村”建设的结合,同步推进路网贯通、村宅立面美化、绿化布局、地下管网及安防系统建设,实现河、路、房、绿、管网、安防“5+1”齐步走,打造出了吴泾镇和平村、华漕镇赵家村、浦锦街道丰收村、浦江镇友建村、梅陇镇许泾村、七宝镇沪星村等一批以水系为特色的美丽乡村,再现闵行江南水韵。
7大重点工程示范带动
根据试点期间5大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和闵行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兼顾对全国及全市的示范带动作用,闵行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开展了浦江郊野公园、吴泾美丽城郊、绿色滨江堤防、节水型社会、临水慢行系统、环大虹桥周边水系修复、春申和江月城市湖泊等7大重点示范工程建设,让闵行更凸显江南传统水乡文化和环境特色。
其中,环大虹桥周边水系修复示范工程以高标准建设生态绿化带和四大绿地,围绕“亲和社区”“科技商务”“郊野湿地”“旅游观光”等主题,依托吴淞江南北岸,以及周边天然河道,通过河道整治、整修及布置景观、绿化等工程措施,打造水系景观工程和生态走廊。
临水慢行系统建设示范工程是利用闵行水、绿网络丰富的优势,充分发挥临水土地空间的综合功能,整合现有资源,建设连通性良好的开放空间,打造可通行、可到达、可停留、可识别、可示范的临水慢行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区居民水生态休闲体验与生活品质。
水文化形成“闵行经验”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闵行通过广泛宣传,加强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回用、企业循环用水,提倡雨水蓄积利用,同时通过强化工业、农业、生活节水措施,树立了一批如华坪小学、万科小区、可口可乐公司等节水示范点。
尤其是华坪小学从娃娃抓起,将节水、爱水、保护水的理念融入了义务教育课堂,呼吁学生节水、爱水,编撰了科普水文化教材,更设立了一批寓教于乐的水设施器材,形成了可在全市乃至全国推广的“闵行经验”。
此外,还注重供水质量、效率提升,通过新建24条段道路供水管网建设,实施了浦江、马桥大居供水外配套工程,同时结合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和小口径管网改造,供水水质达标率达到了100%。
上海新闻